分卷阅读42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肖老等人也知道,华夏的科研水平距离世界水平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外国佬说的都是事实,这也是为什么苏禾提出建设未来城的时候,肖老会站队同意的原因,这些领导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呢!

……

凌晨四点钟刚过,苏禾就接到了诺贝尔基金委的电话,电话那头十分客气,先是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以及来意,然后又告知苏禾获奖的原因,最后像苏禾表达了感谢,并且邀请苏禾在九月底赶到瑞典,参加奖项授予仪式。

苏禾一听要去瑞典,就想到她马上就要去美利坚普林斯顿一趟,整个人就不好了,不过当她想到诺贝尔基金委承诺的那一百万瑞典克朗,又觉得自己有必要出去一趟,风风光光地领个奖,在国际上刷刷存在感,还能拿到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

于是乎,苏禾愉快地答应了。

鉴于‘唯一候选人’的特殊性,诺贝尔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在挂断电话后就通知了《斯德哥尔摩报》的记者,将这个消息刊登在海外版上,向全世界宣布今年诺比尔和平奖的归处。

《斯德哥尔摩报》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集在他们报社,于是老早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听诺贝尔基金委的人一说,立马就登刊排版,半个小时之后,最终拍板确定下来的报纸成功发往世界各处,由驻扎在世界各处的报社进行印刷发行。

三个小时候,飘着油墨香味的《斯德哥尔摩报》就面世了,在华夏,他们的发行渠道是借用的《百姓日报》,在英吉利,他们借用的是《泰晤士报》,在美利坚,他们借用的是《时代周报》……都是各国发行量最大,覆盖率最高的报刊。

早晨七点多,华夏《百姓日报》已经躺在了各家书报亭内,而此时的百姓也刚刚吃完早饭,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京大,看守图书馆大门的老大爷迎着晨光开了图书馆的大门,随手从书报架上拿下一份报纸来,一边喝着豆浆一边吃着油条,还不忘扫几眼报纸,结果这么一看,他手里端着的豆浆撒了一半,油条也掉在地上,他的眼圈红了,嘴唇也在颤抖个不停。

看到这一幕的京大学生还以为是看守图书馆的老大爷中风了,吓得赶紧凑了过来,结果就听到老大爷哽咽着说,“长脸啊!长脸啊!我们京大的教授真给华夏长脸啊!”

老大爷见他身边围拢了一大圈学生,也顾不上丢脸不丢脸了,顶着一胸脯豆浆就站了起来,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报纸,同那些学生说,“苏教授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是我们学校医学系的苏教授!”

学生们愣了一下,有些不信邪的学生从老大爷手中接过了报纸,看了一眼报刊名,《斯德哥尔摩报》,后面还并列跟了一个《百姓日报》的名字,报刊上刊登的消息绝对可信,这才翻到了老大爷手指的那个地方,这么一看,那个学生也陷入了狂喜之中。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