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教授,我方电视台想邀请您上一个访谈节目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张教授……”

“张教授……”

张教授啪地一声关上门,连忙退回了实验室。他喊来一个机灵的研究生,“去和外面的记者说一声,我现在不接受采访。”

张教授的脸色不是很好,他有点头疼,尤其是外面这么多人都忙着找他,唤醒了他以前那段不好的回忆。

研究生连忙出去帮张教授解决这些人,“大家不用着急,现在天色已晚,不如每天在说如何?”

八十年代的记者还没有二十一世纪那么疯狂,听到人家这么说了,渐渐地也就散了。

第二天,他们来到这里却只看到张教授贴出来的一封亲笔信。其中有几段是这么写的: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一位幕后工作者,我就不出现在大家面前了。我知道大家对我很好奇,刚好我心里也有几句话,就借此机会和大家说一下吧。

这次能发现这个成果,肯定离不开生物学界诸多前辈的探索。正是有了布雷内教授先使用线虫作为模式生物,苏尔斯顿绘制出了一份细胞图谱,才有了我绘制出完整系谱细胞树。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教授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如米国的……

大家想必前段时间也听到过我是因为在图书馆发现了一张细胞图谱才能做出这个成果的事情。听到我获得提名的消息后,也有不少人企图成为下一个幸运儿。但是我不得不告戒大家一下,这个论断是以偏概全的。

做实验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十几岁时就出国留学学习生物,后来归国工作也在实验室里呆了不少年。再往后还有出国访学,和国外同行交流……即使是有了牢固的基础和这么多年的经验,我也不敢说做实验就一定能做出成果。动手能力,思维,灵感……众多东西缺一不可。请大家不要只看到作为灵感激发点的一张图谱,更要看到其他能力的要求。历史上做出重大实验但是却没分析出成果的科学家一样不少……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有热血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也请不要人云亦云……

每个人更努力地做好分内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对社会进步的最大帮助了。

农大生物实验室

张麟”

这封信被各家报社报道了出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为什么之前会出现张教授作假的报道?

张教授的话有没有道理?

青年到底应不应该上街□□?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