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正入口进去,这时,一些没课出来吃早餐的同学看到,也凑过来看看,三三两两的看着,聊着。谢秀平一边看,一边仔细聆听,虽说偷听不好,但是他确实需要一些旁观者的真实意见,他就算再怎么假装,自己还是带有私人感情的。
看着这几副海报,又仿佛置身其中,不管是观赏美景,是道路艰难,是生活艰苦,都能感同身受。谢秀平不禁感叹苏泽宇的取景角度和构图,更显得真实有意境。
进去广场,便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牌,建议从右边开始观看。
右边的前两个展架便是青州人口众多、名气较大的苗族、侗族、布依族的民族风情文化介绍。除了一些基本的资料是网上查的,很多图片都是他们自己拍的,并加以简单的介绍说明。
苗族的建筑(吊脚楼),节日(苗年节,招龙节),服饰(不同年龄段服饰不同,苗族内各个小的支系服饰又不一样,如白苗,花苗,汉苗等),苗族的芦笙,鼓舞等各个方面的介绍。
侗族服饰,建筑,侗族大歌,琵琶舞,拦路歌,侗戏。布依族服饰,建筑,节日,乐器,蜡染,刺绣。
这几个民族的相关方面的介绍和图片,还有几套民族服装展示,还有一些刺绣和手工银的展示。这几个民族很多人都知道,都接触过,更多的是介绍给外地不知道的同学朋友,还有些知道但是没有接触过的同学朋友。
接下来第三个展架便是几个少数民族,如瑶族,畲族,土家族,黎族等几个民族的服饰,语言,手工,生活习惯介绍。
再下来便是民族篇的终篇,便是绕家,东家,里家,木老族,革家人,穿青人等少数民族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介绍;最后还有保留着几百年前生活习俗状态的汉族村子介绍。
民族篇完,便是农村标识篇,就是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工具,还有正在用的工具,也借了一些小物舍来展示,有小对冲,连枷,推刨等。
这部分展示,苏泽宇也出了三分之二的照片。五一去谢秀平家,当时去村里逛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对窝,冲对的照片。谢秀平家的石磨,他叔的那些木匠工具,他们家的犁,耙,谷桶,风钵(风车),连枷等农具。
谢秀平的老家都说,清明栽包谷,准备秧床;四月八五一收小季(油菜,麦子),端午栽大秧,六月六唱歌忙,七月半收包谷,中秋十一收谷子。
苏泽宇去谢秀平家的时候正是五一,那会忙着收小季,忙着打田。所以苏泽宇照了很多照片。谢秀平和他叔的背影入了好几次镜,谢秀平推磨,谢秀平用连枷打菜籽,谢秀平铡草,他叔扶犁,他叔扶耙。
还有其他同学收集的纺车,棉布机,磨枫香的水车,连叉,钉耙等。
在这篇章里还乱入了一张照片,就是牛达坎那个烂泥淖,稀泥巴上的脚印清晰可见,坎边的松树干上有新鲜的划痕,有油脂顺着沟巢流入底下装了小半袋油的透明袋子。配字“路哭了,树哭了,我们都哭了哭::_::”,后面还画了一个哭的表情。
第三篇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篇章,就是他们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屯上村,芭芒村,茅坪村的活动展示。
“这些人坐在牛车上,没有看到那牛可怜吗?透过照片都能看到那牛都累出汗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来。
“那你怎么不看看这张。一个男人在前面拉车,上面坐着三个孩子,还有三个鸡笼,那鸡笼竹篾缝隙里还能看到鸡毛,像是小鸡仔耶,还有几个空猪笼,后面还有一个女人在推车。诶,人不更可怜吗?”另一个女孩看着另外一张照片,一边看,一边说。
“牛耕田还要遭人骑,拉车,真是可怜!”先前女孩又说。
“你怎么就没有看见这张人耕犁呢!”后面的女孩看着另外一张照片又道。
谢秀平走马观花似的才看完民族风情篇和农村记忆印象篇,就听到有人在那里争论。谢秀平抬起头来,看到两人的争执也引来一些人围观。
“那个!人拉车,牛拉车,是牛可怜,还是人可怜?人耕地,牛耕地,是牛可怜,还是人可怜?”谢秀平才走过来,就又听见一个男生的声音响起。
“其实都是没有办法啊!现在有些条件好的农村可以用机器耕地,可以有车代步,如果他们都有这个条件,那牛解放了,人也解放了!在很多农村,条件好点的才能养得起一头牛,帮助耕田种地,提高耕作效率,改善生活条件!那条件差的,买不起牛,就自己耕地,自己拉车,效率低,人又累。”
两个女生听了这话不好意思再说什么,本来她们两个就是同一个寝室的,瞎抬杠,闹着玩儿。闹着玩儿也不是不可以,可得分场合和对象不是。
看两女生无话,那男生便接着说:“这些照片放在这里,从照片里看到什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看到的角度不同罢了!但是活动既然把这两组照片放在一起做对比,显然是发人深省的,看到牛可怜,人可怜,那我们更应该想想,我们是不是能为这些事做点什么吗?”
男生一口气把自己的观点说完转身离开了,继续看其他的展架了,两女生也离开去看其他的展架,围观的人小声嘀咕几句也散开了,接着看刚才没有看完的展架。
谢秀平看了一眼那两组照片,人拉车和牛拉车的照片是在茅坪村的时候拍的。坐牛车的正是郑叔和国庆们那一伙人的背影,人拉车是在半路遇到赶集回来的老农老妇和他们的孙子,他们是拉猪仔去卖了,顺便买些小鸡仔来养着,等天气再冷些,鸡仔也长大些了,过年也差不多可以吃肉了。
人耕地和牛耕地是在芭芒村拍的,包谷收成了,便可以种些小麦。那地正是耕来准备种小麦的,只是有牛的人家便用牛耕,没有牛人家也会去跟别人家借牛。但是都是忙着赶时间,耕种的时间都在那几天,别人能借给你一次两次,再多你都不好意思开口了。便有的用锄头一锄一锄的挖,也有用人耕的。
谢秀平看完这两组照片,也跟着人群散开了,继续看他之前没有看完的展架。
第59章活动后续4
谢秀平在看的展架也有一对情侣在看,他一边看,一边听那对情侣的讨论。
之前是他在稍前一个展架,两人就在他后一个展架,他们讨论着那些民族的民俗风情,看到未被认定的少数民族也惊叹,看到保留几百年前生活风俗的汉族村寨也惊奇,看到那些农村的各种农具,也在讨论见过了哪些,哪些是不知道的。
“你看,这三轮车爬不了坡了,几个人在推车!诶呀,原来拖着的是这次活动送的米油和衣服啊!”女生看了照片又看了看图片下方的介绍说道。
“嗯!”
“啊!‘车到山前必有路’这话不完全对啊!你看,他们没有‘路’了,停下来了,只能用扁担挑,用箩筐抬!”
“这路真的是,又陡又高,一般人是走不赢这些熟悉路况的当地人的,尽管他们挑着担子!原来这村叫屯上村!地势真的好高!不过他们的梯田真美,广场入口那张真的好美!”
“是的!”
“他们的小学!是石头砌的!有一对孤寡老人,房子要跨茫茫嘞啊!还有一个孤儿,和奶奶相依为命,叫小飞!”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