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本来想的好好的,可一见陆老太那样子不知道为什么都有些不好开口。
陆老太这人有一种神奇的本领,给人第一印象特别好,笑嘻嘻的又热情又和气,让人不好拒绝。而一天天熟悉以后,把人又拿捏住了,别人翻脸都不好翻。
她对外人和对自己儿媳妇还是不同的,尤其对她有利可以谋得好处的,那是要多热情有多热情,要多真诚有多真诚。
江映月又悄悄扯了扯王芳芳。
王芳芳咽了口唾沫,“大、大娘,我、我们今天不在这里吃。”
陆老太立刻警惕起来,“那你们去谁家吃?去别人家可得小心啊,别碰上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你们放心,大娘可不占你们的便宜。你们十七八岁的年纪,,这么年轻,大娘心疼还来不及呢。”
她这么热络地说着,脸皮薄的女孩子还真是不好拒绝。
这时候陆二嫂挑着一担新分的玉米回来,她喊道:“挂儿,你三婶回来了,你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叫俩弟弟过来吃饭。”
挂儿正在屋里领着弟弟妹妹捡豆粒,听见就让他们待着,她跑去找林菀。
江映月看到陆二嫂回来,立刻给李金玲使眼色。
李金玲和王芳芳已经被陆老太忽悠的不知道如何拒绝,差点连她们俩也要拿口粮来吃饭了。
李金玲赶紧喊道:“二嫂,我们能不能和你们一起搭伙吃饭?我们可以帮你捡柴火,抬水。”
陆二嫂一怔,立刻去看陆老太,果然对上陆老太狠辣的眼神,似乎她要是敢答应,就要扑过来挠她似的。
陆二嫂现在却不怕她,而且气得她抓狂才好呢!
陆二嫂虽然没被男人打过,可陆老太也没少挑唆,陆二嫂娘家不像大嫂家那么不管闺女,她从懂事开始就没被爹娘打骂过,也是要自尊好面子的。嫁过来被陆老太说骂就骂,说呵斥就呵斥,虽然每次都和大嫂一起,可也丢人又憋气。
这会儿林菀给陆老太治了,一家子分开住,陆老太管不到她,陆二嫂每天都浑身是劲儿,高兴的做梦都能笑醒呢。
她从林菀那里尝到了甜头,只要给老太太添堵,自己就更高兴。
她笑道:“你们不和正屋搭伙儿啊?江知青不是和他们一起吃饭吗?”江映月被克扣细粮,陆二嫂都不用看就知道,那母女俩的心思她摸得透透的。
江映月不好说什么,只是笑,“我……都行。”
陆老太立刻道:“映月,心莲可把你当亲姐姐呢,你要是挪出去,她不知道得多伤心呢。”
陆二嫂看江映月脸色一变,知道城里姑娘脸皮薄,没经验可斗不过陆老太这种死缠烂打的。
她立刻道:“行啊。你们一次拿几天的口粮就行,我给你们直接蒸出来,以后每顿馏着吃,也不用担心会不够数。”她看陆老太气得脸都青了,就道:“我们家也没有白面,不用担心掺乎了。”
夏天分的麦子早被陆心莲吃光了,分家就分了一点粗粮,这会儿秋天分的都是玉米和地瓜,自然也没细粮。
李金玲几个高兴得很,“多谢二嫂。”
王芳芳:“我们今天就去给捡柴火。”
江映月看着李金玲。
李金玲会意,拉着江映月,“你的口粮是不是还有几斤,我帮你拿过来。”
他们知青一人一个面口袋,每隔几天可以去粮管所支取份额。
陆老太下意识地就想去阻拦,江映月已经迅速地拿了出来交给王芳芳。
王芳芳把她们的一起交给陆二嫂,“二嫂麻烦你啊。”
陆二嫂笑道:“麻烦什么啊。你们过来一个帮我烧火,晌午来不及发面,我给你们擀饼,剩下的就发面做馒头,等面开了让挂儿指导着你们自己蒸上。”
这样她们全程参与,也就不用担心别人动手脚克扣她们的细面,蒸出来她们自己收着,每顿饭拿个出来热上就行。吃完了,下一顿继续这样做,三个人也乐意这样。
不过看看瘪瘪的面口袋她们心情顿时不美了。李金玲是刚来的那几天不知道节制,粮食给吃超量了。王芳芳是以为乡下人热情会补贴知青,她把粮票留给家里一半。江映月则是被陆老太和陆心莲俩给偷摸吃了。
这样下去,她们这些面粉坚持不到日子,这个月就得挨饿。
她们商量拿细面换粗粮,这样正好补一下亏空。
陆二嫂告诉他们,一般乡下人只会拿了细粮去城里换粗粮,不会拿粗粮换细粮。因为家里孩子多,饭量大,粮食不够吃的,自然不会图好吃换细粮。
“你们可以找书记或者大队长换,他们家里富裕些。”陆二嫂给她们出主意。
她们一合计,却觉得还是金大夫好说话,他是城里人肯定吃不惯粗粮。
留下李金玲帮陆二嫂做饭,王芳芳就拉着江映月去医务室。
江映月和王芳芳到的时候,林菀他们正在吃饭呢。
他们去娘家逍遥了多久,金大夫就在家委屈多久,所以做顿好吃的犒劳他一下。她和陆正霆俩一起酸辣面片,虽然没有肉,但是有鸡蛋、西红柿,上面撒上一把小葱花,连汤带面片一大碗吃下去又热乎又饱腹,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闻着那葱花炝锅的香味儿,江映月和王芳芳觉得肚子一下子造了反,简直是太香了!
自从来到乡下,他们就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在城里一天还有三两油呢,下乡什么都没有,实在是太委屈太艰苦了。
他们为了支援乡村建设下乡,可这些乡下人并不领情,也不感激他们。
他们吃面片,都不说邀请她们坐下吃饭!
林菀家和金大夫的粮食也是有数的,而且做细面饭本来就难得,自然是一人一碗正好的,自然也不会为了客气请人坐下吃饭。
“金大夫,我们这里有些细面,能不能和你换点别的粗粮?”江映月深吸一口气,把那股诱惑压下去。
金大夫看了林菀一眼,家里粮食如何吃,都是林菀安排的,他根本不管。
林菀道:“你要换什么?”
江映月:“粗粮……玉米是粗粮,一斤面粉能换四、三斤?”
她们觉得换这些都吃亏了。
这时候黑市上一斤细面可以换三斤到四斤粗粮,但是玉米不算粗粮,反而算在半细粮里。所以这个粗粮就是指红薯或者生的红薯干,毕竟其他玉米面、高粱面、豆面大家也没那么多,还有其他用处也不会拿来换。
林菀:“不好意思,玉米我们分的也不多,不换的。”
王芳芳就拿眼看金大夫,“金大夫?”
金大夫:“林大夫说了算啊。”
他都想问问林菀以后去娘家能不能也带着他,他也可以去出诊啊。
江映月:“那能换什么?”
“现在么只有鲜地瓜和瓜干。春地瓜三斤顶一斤瓜干,麦茬地瓜四斤多顶一斤。三斤瓜干给你们换一斤细面。”
很多乡下大队分口粮,五斤鲜地瓜就顶一斤粮食,林菀寻思她们没多少细面,多给几斤地瓜也没什么。
霜打的鲜地瓜煮起来很甜,比瓜干口感好很多,好好保存乡下人能吃两三个月,这样可以把粮食留到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吃。
江映月犹豫了一下,道:“一斤面粉应该换四斤粗粮。”
林菀看着她,四斤地瓜干那你可想得美,对于乡下人来说,饿不死是正经,守着一斤细面不够塞牙缝的,谁会用四斤瓜干换?
看她那表情,江映月心里很不舒服。
如果是别人她可能还会笑着央求一下,哪怕撒撒娇说几声城里人下乡不容易,让老乡通融通融。哪怕林菀不在,她们也能和金大夫央求一下。
可现在偏生是林菀,想着当年林菀去学校逼自己离开陆正琦的咄咄逼人的嘴脸,江映月就觉得万分憋屈,不由自主地涌上一阵被羞辱的感觉。
也许林菀觉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轮到她看自己的笑话了。她根本不会好好和自己换粮食,干嘛要来自取其辱?
林菀看她面色阴晴不定,也不想换了,
她不冷不热道:“那你们去找书记或者大队长家看看。”
干部家肯定比社员家殷实,会想换点细面吃,一般人家别想了。
江映月拉着王芳芳拎起面袋子就走。
路上王芳芳看她脸色阴沉,就道:“映月,你也别生气了,她现在是大夫,大队都捧着她呢。”
江映月一言不发,他们去了陆长友家,结果陆长友老婆子直接说家里吃不起细面。老婆子精明得很,开了这个头,别人就会跟着来,为了两斤细面不够麻烦的。
再说了,她老头子是整个大队的书记,哪里会缺这么几斤细面?
她们再去陆长发家,老婆子只肯给两斤瓜干,最多九斤鲜地瓜,这么一算林菀反而是最大方的。
王芳芳叹了口气,“乡下人并不欢迎我们。他们一个村自成一个圈子,外人根本掺和不进去。”
江映月面色阴沉,不语。她自然也有这种感觉,不管那些人对他们这些知青表面多热情和欢迎,骨子里还是排外的,并不肯接纳他们,他们也别想真的融入进去。
就比如让他们学赤脚大夫,可大队根本不管他们学什么,怎么学,也不要求林菀和金大夫怎么教他们,分明就是不负责地放养。
“只是没想到她在村里居然有这么大的势力。”她扯了扯唇角,眼神有些冷。
王芳芳不懂她的意思,“不换就不换。等以后不下地,咱们一天三顿吃稀饭,饿不死就行。其实我觉得陆大嫂二嫂还是不错的,不像林大夫那么傲,也不像老太太那么贪便宜。”
江映月不置可否。她已经有了新的计较,有林菀把持医务室,她别想学到本领,要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也不可能了,她需要另谋出路。当老师自然也没前途,这时候老师倒霉。她觉得这时候当村干部、带领社员们发展生产、交公粮吃饱饭才是最容易出业绩的。
她要找机会和陆正琦说说,她不做大夫了,她要去生产队,跟着他们一起下地干活儿。这样虽然累,但是也有机会出头,让她获得大队的认可,到时候当个大队干部之类的,然后就可以往公社调。
她要和陆正琦一起去公社!
她为什么要在这里和林菀耗着?用自己的短板去碰林菀的优点简直蠢到家。
转眼秋粮分完一批,接下来还有一些地瓜需要收回来,或者贮藏或者继续晒瓜干,到时候会再分一批。
这时候野草开始枯萎,孩子们割草挖草药也受限。
林菀给陆大嫂二嫂说说,让挂儿带着弟弟妹妹去上学前班,冬天没事就让他们学几个字。
五柳大队有自己的小学,如今来了知青就选了俩当老师,可以帮忙带学前班。
陆二嫂笑道:“弟妹,挂儿个丫头片子,上啥学啊。”这不是耽误干活儿嘛,丫头在家里帮着馏个饭都能顶个人呢。
林菀:“怎么,我还是丫头片子呢。”
陆二嫂立刻哈哈笑起来,“挂儿能跟弟妹比嘛,再说她还得看弟弟妹妹呢。”
挂儿:“娘,现在有学前班,我带着弟弟妹妹去也行的。欠儿和明瑞都老实,不会调皮的。”
至于明良和明光,他俩自己就能照顾自己,不用她管。
陆二嫂看她真想去上学,也惊讶了,“挂儿,你能耐了啊。”
挂儿就撅着嘴,“娘,你不会和俺嫲嫲那样偏心。”
陆二嫂一瞪眼:“胡说八道,我是那样的人?你看孩子做饭有功劳,既然你三婶让你读,你就去。”
挂儿立刻甜甜地笑起来,“三婶,谢谢你。你们放心,我不会耽误做饭的。”
陆二嫂:“可把你能耐的,别到时候上不了两年自己哭着鼻子跑回来。”
陆大嫂有些不好意思,“当年我就是,没有作伴的就不肯上学了。真要是喜欢读书,可不能管旁的。”
“大娘你放心,有弟弟妹妹陪着,我不会跑回来的。”挂儿充满了信心,“我要和三婶学习。”
林菀就拿了铅笔本子,一人一套送给他们。
陆大嫂立刻把欠儿的还回去,“欠儿还小,拿不了笔呢。”
小明光道:“大娘,妹妹和我一样大,我能拿,她怎么拿不了?”
陆大嫂:“她女孩子手小,白糟蹋了。”
欠儿很乖,听娘说白糟蹋了就放下,她被陆老太吼惯了,只要大人说不,她立刻就会停下来,绝对不会反抗的。
小明光拿起来塞给她,“你拿着,咱们一起写。”
欠儿看看娘,又看看三婶,林菀朝她点点头。
她犹豫了一下,“谢谢三婶。”
林菀笑了笑,揉揉她的头发。经过她的坚持,孩子们头发上的虱子虮子已经消灭干净,都变成干净漂亮的孩子。
“行啦,以后上午下午你们去上学,下午放学先来医务室写作业。”
普通人家不舍的点煤油灯,林菀让他们来医务室写。孩子们立刻高兴地应了。
说完也晌午,陆二嫂还去场院晒地瓜干,让陆大嫂回去做饭。
陆大嫂正忙活的时候,陆饱儿跑过来哭咧咧的,“你偏心!”
陆大嫂:“咋了?”
“你让他们上学,不让我上!”
陆大嫂:“你一天天的也不干活,你想去就去啊,又没人管。”
大闺女被老太太挑唆的和她不亲,她说什么陆饱儿都翻白眼,要么就说我嫲嫲如何如何不要你管。
陆大嫂也不是多有格局的人,跟大部分乡下人一样过日子,但是她不打孩子,孩子不听话对她不好也就由着他们去,并不知道要如何管。
所以,她对陆饱儿的指责觉得很纳闷。
“你就是偏心!他们都有本子,我没有!”陆饱儿气呼呼的。
陆大嫂:“那是你三婶给的。你对小光不好,你三婶当然不给你。”
陆饱儿哇哇地哭着往外走。
陆大嫂不忍心她难过,就道:“你去给三婶认个错,保证对弟弟妹妹们好点,多和弟弟妹妹一起,你三婶……”
陆饱儿突然刹住步子回头瞪着她,眼神恶狠狠的和陆老太如出一辙,“你们对我嫲嫲那么坏,咋不去认个错?你们就不怕天打雷劈,老天爷……”
陆大嫂怎么也想不到她会说这种话,简直和老太太一模一样,她想都没想,抬手给了陆饱儿一个巴掌。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