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莉,十八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万鹏,十九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周玉兰,十七岁,应届生,北京人。
我叫沈季和,十八岁,应届生,北京人。
六人相互介绍过后,她们说得火热,周玉兰只是偶尔附和一下,并没有多参与聊天,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里一直想着别的事情。
车上有他们五个,很是热闹。几人不是笑谈理想就是对未来的生活满是憧憬,周玉兰不想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
“周玉兰,你怎么不说话呀?”李莉见周玉兰不说话,好奇的问。
周玉兰正看向车窗外的风景,听到李莉的话,回头笑笑说:“心里有点闷,说话不是很舒服。”
“哦,你是晕车。”
“嗯,有点。”
“那你好好休息休息。”
“好。”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她们抵达了目的地营城,这群坐在一起的北京孩子都下车,还没有出去,就看到接他们的人,举着牌子,欢迎知识青年来营城。
呼啦啦一下子还真下来不少知青,很快就集中在一起,知青办的同志们。带着他们来到营城一个比较大的大院,“同志们,这里就是我们知青办,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来这里寻求帮助。”
没有一会儿就有一群赶着牛车或者骡车的各生产队支书。
知青办的同志拿着本子开始分人,身边的知青一个个的被带走,和周玉兰坐在一起的另外五个人也走了三个,现在就她和陈双奇和严磊三人暂且还没有领走,最后听到知青办的同志喊:“三合生产大队,陈双奇,严磊,周玉兰,罗杰,柯达,章燕。接你们的是三合生产大队的支书周志东,跟着周支书走。”
五人走过去,纷纷和周支书打招呼,“周支书好。”
“你们好,大家把东西都放在牛车上面。身上没有水和干粮的,最好现在去知青办灌点水,还有在外面买点吃的干粮带上。我们路上且得走。”
“那就麻烦周支书等等我们。”周玉兰从大包里面拿出来一个军用水壶,这是她亲爸曾经用过的水壶,上面还有子弹划过的痕迹。
然后背着斜挎包朝外面跑了出去,她来的时候看到过这里附近有家包子店,自己买些包子再找里面的员工灌点开水,一路上就不怕没水喝。
快速在包子店买了两个大包子,还有三个杂粮馒头,但是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些玉米面馒头。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个粗布袋子,把用油纸包着放进粗布袋子里面。这些带着回去,刚开始去,没有粮食,要靠借生产队的粮食,才能渡过这段时间。等秋收以后分给他们粮食,到时还要还生产队的粮食。
“好了,可以走了吗?”周志东说话间特意多看了周玉兰两眼,这个闺女也姓周,还很眼熟,就像在哪儿看到过,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不过想到人家是从首都下来的,他不可能看到过。再听住胡思乱想,只是心里多了一份印象。
周玉兰也察觉到周支书的打量,不过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跟在牛车后面。
一路上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信心百倍,就像出去旅游一样。只是走了十来里土路以后,大家都兴致才减下来,不再不停的说说笑笑。
一个个的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也不敢问支书到底还有多远,怕第一印象不好,说吃不了苦。
章燕已经没有什么力气,却咬牙坚持着,周支书走在前面,没有讥笑这些从大城市下来的孩子们。不管人家有什么样的缺点,现在却是远离亲人,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无论是心甘情愿的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既然来了,就是好的。就是一个农村的人,长期不干农活,再干也跟不上别人的速度。而且也比别人累。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