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贾琏写的两首蝶恋花传遍整个京城,他一时间成为了京城的大红人。听说他是荣国府一等烈将军贾赦的孩子,今年才不过十一岁,这让大家非常震惊。

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老百姓都在讨论贾琏和他这两首词。老百姓不懂诗词的好坏,但是听说四皇子夸赞这两首词写得好,就跟着夸,纷纷都说贾琏是个神童,甚至有人说他是文曲星下凡。

昨晚在诗会上贾琏被质疑抄袭,然后他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抄袭,又写了一首词,这件事情也被传了出去,京城的老百姓听的津津有味。

京城的有些茶馆,说书的还特意把这件事编成一个故事,把贾琏说成一个小可怜,被诗会上的才子们欺负,质疑他的词是抄袭的。贾琏说不过那些能言会道的才子们,只能忍辱的再写一首词证明自己的明白。故事讲得跌宕起伏,非常精彩,听得大家不停地鼓掌喝彩。

“你说什么?”王夫人听了周瑞家的话,惊得猛地站起身,差点从坑上栽下来。

周瑞家的及时扶住王夫人,这才没有让她一头栽倒地上:“太太,您没事?”

王夫人紧紧抓着周瑞家的手臂,惊愕地瞪大双眼,一脸难以置信地表情:“怎么可能?“

“见过大少爷、大小姐。”屋外响起丫鬟们请安的声音,随即贾珠和贾元春走了进来,朝王夫人行了个礼。

王夫人看到儿子和女儿,连忙问他们知不知道贾琏的事情。

贾珠和贾元春都轻轻点了下头,现在全京城都在说这件事情,谁人不知。

“怎么可能,贾琏怎么会作词?”王夫人不相信,也不能接受。

贾珠嗤笑一声:“他作词?他怎么可能会出这两首好词?”

贾元春附和地点头:“我也不相信琏弟会写出这两首词。”

“琏少爷就是个草包,怎么可能会作词,一定是从别的地方抄来的。”

王夫人听到儿子和女儿的话,稍微冷静了些:“对,他一个草包怎么可能会作词,一定是抄的。”一边说,一边快速地转动手中的佛珠,“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抄的?难道是李道清?”

贾珠摇头否认,嘴角扬起一抹轻蔑地弧度:“李道清可没有这个才华。”

王夫人微微皱着眉头,表情很是困惑:“那他是在哪里抄的?”

“谁知道他从哪里抄的。”贾元春是不相信贾琏会作词,一口咬定他是抄的。

“现在全京城的人都在说他有才华。”王夫人皱紧眉头,脸色有些凝重,“还被四皇子赏识,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件好事情。我们得想办法找到他抄袭的证据,让他名声扫地。”决不能让贾琏比过珠儿,不然他们二房永无出头之日。

贾元春说道:“他既然敢抄,肯定把抄袭证据毁了,恐怕不容易找到。”

王夫人听到这话,转动佛珠的动作停了下来,满脸焦急地望着女儿:“那怎么办?”

贾珠勾起嘴角,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找不到,我们可以编造一个。”

王夫人抬眸望着儿子:“怎么编造?”

“娘,过段时间您就让人在外散步传言说贾琏的两首词从一个道士手里买的。”

“道士?这么说有人相信吗?”

“就说我们府里的下人看到贾琏曾跟一个道士接触过,看到他从道士手里拿过一张纸。”找不到贾琏抄袭的证据,那他们就凭空捏造一个。虽然大家未必全信传言,但是把这个怀疑种子在众人心里埋下去,京城的人多多少少会质疑贾琏,这样贾琏的名声就臭了。

王夫人听到这个办法,眼前顿时一亮,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

“好,过几天我就让人散布这个传言。”

周瑞家的连忙狗腿地说:“太太,这件事情交给我去办。”

王夫人微微点头:“就交给你去办。”

“是。”周瑞家的心想,这件事情办好,太太和大少爷肯定会有重赏。

“娘,我待会就要去青山书院,不能在家久留,得去给祖母请安。”

“我们一起去。”

在去贾母的院子的路上,王夫人仔细地询问贾珠,东西都带齐了么,有没有遗漏什么东西,给他的银子都带了吗?

虽然去青山书院是读书,但是也会用到银子。有银子就好办事,还能结识不少朋友。

听到王夫人事无巨细地问题,贾珠不仅没有一点不耐烦,反而非常有耐心地一一回答。

贾珠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王夫人的身边,这次要去青山书院读书,王夫人心里很是舍不得,还怕儿子在青山书院吃不好喝不好。虽然青山书院是京城有名的书院之一,但是肯定比不上家里舒服。

王夫人母子三人走进贾母的屋子,见贾赦、邢夫人、还有贾琏都在,眼里闪过一抹惊讶。

三人朝贾母行过礼,然后坐了下来。

“琏弟,哥哥要恭喜你昨晚拔得南兰诗会的头筹。”贾珠笑着说,“你的两首词,我看了,写的真好,尤其是第一首蝶恋花,真不知道你小小年纪怎么会写出来感情至深的词来?”

“琏弟,你的那首蝶恋花,我读了深深被感动了,真是用情至深。”贾元春打趣道,“真没想到你还是个深情的公子啊。”

“真没想到琏哥儿这么有才华。”

邢夫人听到王夫人夸赞贾琏,一脸得意地说:“那是,现在全京城的人都夸我们家琏哥儿是神童。”

“也不看看他是谁的儿子。”贾赦一副小人得志地模样。

贾琏总觉得王夫人母子三人不对劲,他们怎么可能会好心地夸赞他。听说他在诗会上大出风头,他们三人应该会气的半死。

贾母一早起来就听赖大家的说了这件事情,起先她是不相信的,琏哥儿不学无术,才正式拜师读书两个多月,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词,肯定是从别的地方抄的,但是琏哥儿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抄,又做了一首词,大家都没有再质疑。她到现在还不相信琏哥儿能写出那么好的两首词。

现在全京城人都在夸琏哥儿有才华,她这个做祖母的面子上也有光,但是她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她希望能让全京城的人称赞有才华的是珠哥儿,而不是琏哥儿。

她是不相信琏哥儿比珠哥儿有才华,琏哥儿这次在诗会上大出风头,应该是碰巧。

“琏哥儿马上就要考县试了,这段时间好好温习功课,不要总是想写什么诗词。”

贾琏听到贾母这么说,在心里冷笑两声,如果昨天在诗会上大出风头的贾珠,这太太一定笑的合不拢嘴。现在是他,这老太太心里就不高兴了。这心偏的也是没谁了。

贾赦见贾母不仅不夸他儿子,还警告他儿子好好读书,不要写诗词,立马不高兴了,冷着脸说:“母亲,您这话的意思是琏哥儿写诗词还写错了啊。”

贾母怒瞪着贾赦:“我怎么说错了,琏哥儿马上就要考县试,这段时间就该把心思放在读书上,不要总是去想写诗词出风头。”

贾赦站起身,一脸嘲讽:“原来母亲是怪琏哥儿昨晚在诗会上大出风头。也对,母亲一向不喜欢琏哥儿,看重珠哥儿。这次琏哥儿在诗会上大出风头,而珠哥儿却默默无闻,母亲心里当然不高兴了,觉得琏哥儿不该超过珠哥儿,不该比珠哥儿有才华。”

贾母心里所想被贾赦说出来,气地脸色铁青,抖着手指着大儿子:“你……你……你……”

“看来,在母亲心里,只有珠哥儿是您的孙子,琏哥儿不是您的孙子。”贾赦之前认为贾母喜欢贾珠,就是因为贾珠读书好,现在琏哥儿成了全京城人人称赞的神童,贾母应该感到高兴,可是呢,她不仅不高兴,还怪琏哥儿在诗会上大出风头。

“琏哥儿,我们走,省的留在这里被人嫌弃。”

贾琏在心里默默地给便宜老爹点三十个赞,怼的太好了。

“不许走!”贾母站起身喝道。

贾赦讥笑地望着贾母:“不走留下来被您嫌弃了啊。”

“逆子逆子逆子……”贾母气的全身发抖。

“大伯,祖母并不是这个意思。”贾珠站起身为贾母辩解,“祖母并没有怪琏弟,而是担心琏弟把所有心思放在诗词上,而耽误了下个月的县试。”

贾元春附和道:“大伯,祖母也是为了琏弟好才这么说的。”

贾母听到贾珠和贾元春的话,心里觉得特别熨帖,还是大孙子和大孙女贴心。

“琏哥儿是我的孙子,他昨晚在诗会上大放光彩,我这个祖母比谁都高兴。”贾母的脸色稍缓,“现在全京城的人都在夸琏哥儿,我怕他得意忘形,忘了下个月的县试。”

贾母这番话说的苦口婆心,然而贾赦并不相信她的话,他勾起嘴角嘲笑:“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贾母被贾赦的话气的胸膛剧烈起伏。

“大伯,你怎么能这么说母亲?”王夫人站起身,指责贾赦说道。

贾赦冷冷地看了一眼王夫人:“你们在心里想些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

“不孝子,你是想气死我才甘心吗?”

“儿子我可不敢。”贾赦敷衍地行了个礼,“儿子先告辞了,省的留在惹母亲不高兴。”说完,拉起自家儿子的手,“琏儿,你赶快回去读书,不然就浪费你祖母一片苦心。”苦心两个字,贾赦咬的特别重。

贾琏朝贾母行了个礼:“老祖宗,孙儿先行告辞。”

邢夫人见父子俩走了,也朝贾母行了个礼,跟着离开了。

还没有走出贾母的屋子,就听到贾赦对贾琏说:“你昨晚在诗会上大放光彩,给我们贾家长了脸。你祖母不奖赏你,我这个做老子要奖励你,你想要什么?”

贾母知道大儿子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心里又是一阵气愤,转过头对赖大家的吩咐:“去把我那块暖玉送给琏哥儿。”

王夫人见贾母送给贾琏一块暖玉,心里很是不高兴,连忙阻止道:“母亲,那块暖玉可是名贵之物,送给琏哥儿会不会……”听说那块暖玉,触手就会升温,冬天戴在身上非常暖和。之前她想要问老太太要这块玉给珠儿带上,但是不好开口。没想到老太太居然这这块暖玉给了琏哥儿。

贾母抬手打断王夫人的话,咬牙地说:“不送给琏哥儿好东西,那个逆子又要说我不把琏哥儿当孙子。”

“大伯刚刚的话太过分了。”

贾母一想到大儿子,心底的火气直往上翻腾,脸色非常难看:“那个逆子……算了,不说他。”说完,望向贾珠,“珠儿,你今天就要去青山书院读书,东西都收拾好了吗?还缺什么?”

“祖母,母亲亲自帮我收拾好了,来来回回检查了几遍,东西都带齐了,什么都不缺。”

“虽然是去读书,但是你也要多结识些朋友,对你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青山书院的学生有的出身名门,有的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却满腹才华,这些学子将来必有一番作为,珠哥儿能结识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对他以后的前途会有很大的益处。

“祖母,我明白。”

“琏哥儿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昨晚估计是碰巧做出那两首词。”贾母怕贾珠心里介意贾琏的事情,安慰道,“他下个月考县试,十之**会落榜,到时候就不会有人再说他是什么才子和神童。”

“祖母说的是。”就算贾琏会作词又能怎么样,到时候县试落榜,他就什么都不是。

“去把我给珠哥儿的锦盒拿来。”

“是,老太太。”赖大家的很快就回来,手里拿了一个不小的锦盒,递给贾珠。

“这是我给你准备的一些金银珠宝。”

贾珠打开锦盒一看,被盒子里面的金银珠宝闪晃了眼。

王夫人和贾元春看到锦盒里的东西,两人都不由地吸了口气。

贾珠连忙跪下来:“祖母,这太贵重……”

“我知道你娘肯定给你准备了银子,我就给你准备了这些珠宝。青山书院有些学生出门名门,金子和银子对他们诱惑不大,但是珠宝多多少少会让他们感兴趣。”贾母对贾珠去青山书院读书非常看重,为了能让贾珠在青山书院结交到“好朋友”,她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王夫人本来还不高兴贾母送给贾琏暖玉,现在看到贾母送给贾珠一盒珠宝,心里那点不高兴瞬间没了。

“珠哥儿,老祖宗这是为你以后做打算,你还不快谢老祖宗。”

贾珠郑重地朝贾母磕了三个头:“祖母,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孩子快起来,祖母就指望你把我们荣国府发扬光大。”

“孙儿一定不负祖母所托。”

贾母忽然想到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朝贾珠招了招手:“珠哥儿过来。”

贾珠站起身,走到贾母身旁。

贾母把手中的纸张递给贾珠,神色认真:“这是青山书院的世家名门子弟和寒门优秀学子的名单。”

贾珠惊愕地睁大双眼,满脸不敢相信地表情:“祖母,这……”

贾母一脸慈祥地望着贾珠:“你祖母我虽然老了,但是还是有点本事的。这份名单,你要好好保存。”

贾珠没想到贾母会为他做这么多,心里充满感动,又朝贾母跪了下来,微微红着眼睛说:“祖母,孙儿绝不会辜负您的一片苦心。”

王夫人也被贾母这番作为震惊到了,没想到老太太为珠儿考虑地这么仔细,也跪了下来:“谢母亲!”

贾元春也跟着母亲和大哥跪了下来:“祖母,大哥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贾母伸手扶起贾珠,也让王夫人她们起来。

“我知道珠哥儿不会让我失望。”贾母握着贾珠的手,殷殷叮嘱道,“去了书院,隔几天就要让人送封信回来,让我知道你的情况。如果在书院出了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里。如果身体不舒服,也不要忍着,也要通知家里,知道吗?”

贾珠乖巧点头:“孙儿知道。”

贾母又拉着贾珠嘱咐一番,然后亲自把他送到门口。

“祖母,母亲,你们在家注意身体,书院放假我一定会回来。”青山书院一个月放假两天。

贾母和王夫人红了眼眶,湿了眼睛,再三叮嘱贾珠在书院注意身体,不要委屈自己。

贾政叮嘱贾珠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他对他的一片期待,更不能被贾琏超越。

贾琏在南兰诗会上大放光彩,这让贾政很不爽。

贾琏正在书房里练字,听到敲门声,说了一声进来。

赵嬷嬷和丰儿推开门走了进来,先朝贾琏行了个礼。

贾琏见赵嬷嬷和丰儿走进来,神色愤懑,不用猜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嬷嬷不等贾琏开口问,就愤愤不平地开口:“少爷,你没看见老太太亲自把大少爷送到门口,拉着大少爷的手哭的稀里哗啦。”

“大少爷只是去青山书院读书,老太太表现的大少爷好像要出远门吃苦的样子。”

“你们就为这事生气?”贾母那个老太太宠爱贾珠,贾珠要去青山书院读书,她舍不得很正常。

“倒不是为这事,老奴听说老太太怕大少爷在书院里被人欺负,送给他一锦盒的金银珠宝。”他们家少爷在南兰诗会上大出风头,被全京城的人称赞,老太太不仅不奖励,还责怪少爷出风头,这偏心偏得太过分了。

“正常。”

“少爷,你为贾家争光,可是老太太怎么对你?”赵嬷嬷对贾母的做法感到心寒,对自家少爷感到委屈。

“都是孙子,老太太偏心偏得太过分了。”

“她偏心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贾琏对贾母偏心贾珠毫不在意。

“可是……”赵嬷嬷很为贾琏不平,但是又能怎么办。“唉……”

“嬷嬷,少爷现在有四皇子的赏识,得不得到老太太的喜欢无所谓。”大少爷再怎么被老太太喜欢,又有什么用。还是他们少爷厉害,被四皇子赏识。丰儿现在特别为自家少爷感到骄傲和自豪。

赵嬷嬷一听这话,顿时恢复了精神,一张脸笑地跟菊花一样:“对对对,我们少爷现在有四皇子的赏识,以后一定能飞黄腾达。”

提到四皇子,贾琏的心情变得复杂了起来:“没什么事情,你们就退下。”

“奴婢们就不打扰少爷了。”

赵嬷嬷和丰儿朝贾琏行了个礼,准备离开。

“等等。”贾琏突然开口叫住赵嬷嬷和丰儿。

“少爷有什么吩咐?”

贾琏放下手中的毛笔,神色若有所思:“我觉得二婶他们有些不对劲。”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