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改革庄田(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过,侵占田地只是皇亲国戚所行的不法事之一。若有其他逾矩之行,也该效仿惩罚宗室之举,加以严惩才好。”顿了顿,她又道,“如此,京城之内,天子脚下,方能成为风气最为清明之地。”

朱祐樘点点头:“内阁之策与卿卿之策应当不会有甚么出入。我也想以庄田为始,对皇亲国戚严加约束。只是,有些人家轻易动不得,还须得委婉行事。不然,若是惹得长辈动怒,那我们便不好交代了。”

张清皎略作思索,勾起唇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

次日,内阁便呈上了此事的对策。朱祐樘见他们所思所虑与自己以及皇后几乎没有差异,只是诸般思虑更周全些,也指明了可由哪些皇亲国戚作为范例,便决定按照他们所呈之策解决此事。怀恩替他拟定了圣旨,给他仔细瞧过之后,方用了玺印。

在颁布圣旨之前,朱祐樘悄悄地召见了寿宁伯张峦、瑞安侯王源、重庆大长公主驸马周景,与他们提起了堪合庄田之事。这三家都洁身自好,从不做任何违背律法之事,对堪合庄田自然没有甚么意见,也愿意成为此事的推动者。

于是,堪合皇亲国戚庄田的圣旨发布后,不少皇亲国戚正忧心忡忡不知该如何应对是好,王家、周家、张家便陆续上折子,主动要求户部派人堪合以证清白。朱祐樘在早朝上对三家的举动赞赏有加,令某些心虚的人家越发坐立不安了。

张鹤龄听说此事的时候,正带着怀孕刚满三个月的王筠前来坤宁宫问安。听得内阁用的是徐徐图之的对策,想尽量保住这些皇亲国戚的颜面,以确保年底宗藩上京之事顺利进行,他略有几分遗憾:“既然某些人家能做得出违法乱纪之事,又何必给他们留甚么颜面呢?”

张清皎与王筠皆知他话中所指的究竟是哪家,对视一眼:“不过是看在长辈的份上,才给他们留些颜面,就怕打了老鼠反而伤了玉瓶罢了。且这些事并非他们一户人家做的,少说也有将近十户。若是一齐闹起来,都堵在宫里,反倒是不好处置。”

“既如此,便不能给他们一齐闹的机会。”张鹤龄眯了眯眼,忽然微微一笑,“姐姐放心,我会尽微薄之力,为姐夫分忧。”他素来是个记仇的,还深深记得周家去年污蔑他舞弊的那桩旧恨呢!便是这回不能让周家伤筋动骨,也坏不了他们的名声,只是看他们不得不忍痛将嘴里的肉吐出来,也能稍稍解恨了。

“你不紧着筹备乡试,蹚这趟浑水做甚么?”张清皎摇首嗔道,“可别轻重不分,反而误了你自个儿的大事。”

“姐姐放心罢,这事儿不必费甚么心思。不过是多请两位贵人,出面吹一吹风罢了。”张鹤龄道,“原本几位阁老不是也有推波助澜的打算么?我不过是稍稍助力他们而已,举手之劳罢了。”

张清皎见他铁了心想借此事出气,只得道:“那你便小心些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能忍则忍,便是出手亦须得权衡清楚。记得将所有痕迹都抹干净,别教他们发现。不然,反倒是更惦记着给你使绊子了。别的不说,只要你过了乡试,日后有的是机会对付他们。”

张鹤龄点头应是,王筠听了也觉得无奈:“你可别一人悄悄地做,还是得寻可靠的人商量一二才好。”她所说的,自然便是张鹤龄的至交好友王链了。作为锦衣卫,王链定然有许多手段,张鹤龄说不得能从中学着些。

张鹤龄闻言笑了:“娘子安心,这事儿少不了让王兄帮忙,我必会与他商量妥当再行事。”王筠听得他在皇后娘娘跟前唤自己“娘子”,脸上不由得浮起了嫣红之色,便再也不曾多说甚么了。

没几日,张家、王家与周家的庄田便堪合完了,果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朱祐樘便以他们作为皇亲国戚遵纪守法的范例,在朝内朝外各种场合都赞誉不已。不少心虚的人家知道后,自是心里暗恨这三家为何要上赶着出头,迫使得他们这些迟迟不应声的活像是不敢认罪的犯人似的。

正当他们想对策推脱的时候,又有些也不曾违法乱纪的皇亲国戚,如嘉善大长公主等提出堪合庄田,也有些胆子较小的主动归还了所侵占的田地。如此一来,仍旧舍不得上折子主动吐出嘴里的肉的人家便越发坐立难安了。

************

眼见着堪合庄田之事已经初见成效,朱祐樘的注意力早已转移到他更关注的事之上。经过对历年户部大计以及数代实录的考察,他心中隐约生出了极为紧迫的念头,却一时之间无人可商议。于是,他索性便将张泰的折子给了张清皎瞧:“卿卿见到这张折子,最为关注的是甚么事?”

张清皎略作沉吟,道:“堪合庄田不过是治标而已。若想治本,则须得从‘粮税’着手。”她知道,“税收”才是关乎国计民生最要紧的事务。便是她这种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也知道每个朝代立朝之初说的都是“轻徭薄赋”,而它们之所以兴亡更迭,也脱不开后期的“重税重赋”。百姓被税收与徭役折磨得活不下去了,自然便会揭竿而起,指不定还会以“永不加赋”作为口号来造反。故而,“税赋”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紧要且也最为敏感的。

朱祐樘双眸微微一动:“不愧是卿卿,竟是与我心有灵犀。我见到这张折子的时候,初时想的确实是解决侵占庄田之事,惩处那些欺压民众的皇亲国戚,让他们将侵占的田地都尽数还回去。可到得后来,我仔细地研读这张折子,却发现更需要在意的是——如今有多少田地是不用交税的。”

“皇亲国戚的田庄不用交税,此其一;朝廷官员的田庄不用交税,此其二。我还记得,似乎中了秀才或者举人,也可以有许多田地不用交税。故而,民间有许多人都将自家田地放在秀才或举人的名下,为的便是逃脱粮税。”张清皎接道。

秀才与举人不仅仅是功名,亦能带来实际的利益,才使得所有读书人都趋之若鹜。不然,那些资质庸常之辈又何苦白白耗费时光、钱财与精力呢?还不是因着得到功名之后,地位便与平民不同,所得的利益亦足够发家致富?

作者有话要说:_(:3∠)_

之前赶时间,没有仔细修

现在修改完啦~~~

一个大肥章,我觉得价值两章啦,么么大家~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