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举子与贡生,恩科取中进士二百六十人。
其中一百人名属于贡生。
贡生出自地方推举,乃品学好,声望高的学子。
这一批人来自地方,很有见地,他们考文章或许不及那种书斋里读出来学子。
但是,他们的那种见识与胸襟,那种神采飞扬,是一般死读书的学子所不及。
他们诗词或许有所欠缺,但是,个个术业有专攻。
贡生还有一个名字叫明经。
他们大多精通农工商中的某一部分。
这一部分人写出的时文,就比那些为才斐然的举子出彩。
举子也好贡生也好,都不是蠢人。
既然陛下出题不考应景诗词,那就是务实。
今年有什么大事?
无非是灾民问题。
受灾三地官员出缺。
照本宣科死搬齐民要术的学子,被乾元帝摒弃。
乾元帝要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桑经济的具体办法。
简单说,你有什么办法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欠赋税。
长江黄河沿岸容易发水,会治水抗涝,旱涝保丰收吗?
甘肃如何解决干旱蝗灾的问题啊?
阅卷后,乾元帝觉得有大有收获。
举子提到改良植物品种的问题,种植抗旱高产的作物。
有的举子言之凿凿,福建有人种植某种作物,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作物有轻微的毒性。
据说木薯只要丢在野外,就能自行生长,对于土地要求不高。
唯一的缺点就是生长期很长,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储备粮食。
年景好,各种细粮丰收,它可以煮酒,也可以晒干,打成木薯粉,作为储备粮。
也有人说在福建有人种植甘薯,甘薯跟木薯的区别就是生长期短一些。
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熟练的种植技术,产量如何正在试验。
朝廷可以组织试种甘薯。
因为有人说,这种植物是一种外来植物,在西洋十分高产,只是咱们不知道具体种植方法。
乾元帝看见这种文章,十分高兴。
大月朝一般不愿意给附属国赏赐粮食作物的种子,却暗搓搓想要引进藩国的高产植物。
一个朝代,只要百姓吃饱肚子,安居乐业,这个国家不强盛都很难。
有举子建议,灾荒年可以推广福建的占城稻与玉米。
占城稻产量低,但是它耐寒耐涝,生长期短,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收割,很适合灾后补种,应对青黄不接的过度时期。
只可惜口感不好,地主朝廷都不收这种米,只有穷苦百姓愿意吃,或者用作马料。
因为大半百姓没有土地,二地主又不收这种稻米。
故而,百姓也不敢种植。
玉米耐旱产量高,是前朝流入我国的外来品种。
玉米产量高生长期也不长,很适合山西甘肃辽东种植。
只是因为它口感不好,地主老爷不愿意收这种租息,无产只能租赁的佃户,只能被迫放弃种植。
举子建议朝廷进行干预。
在甘肃山西辽东推广玉米甘薯木薯三种农作物。
福建种植占城稻玉米甘薯,都有完善的技术,户部可招聘福建的善于种植的乡老为技术指导,在全国推广。
乾元帝高兴得很,找到小花精大肆显摆:“梓童来看,这三种作物若是能够推广种植,天下再无饥民,乾元盛世可期也!”
木薯甘薯小花精都没吃过,不敢发表意见。
她说道:“这个选拔乡老似乎可行。只是,若是朝廷不加干涉,户部不派遣专门的司农下去监督推广。
这举子说的很清楚,这几种高产作物不能推广,是因为地主与官府不接受这种粗粮。
丰收了,他们依然无钱可以缴纳租息与赋税。
百姓虽然没土地,可是要缴纳人丁税。
这两点问题不解决,百姓基本无路可走,推广作物就是句空话。”
乾元帝面色一肃,却是颔首:“梓童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受人欢迎的作物,丰收也会成灾啊。”
这话就不是小花精能够插嘴了。
她已经给乾元帝泼了凉水,清醒了脑袋,得罪人的事情已经帮那些内阁首辅们做了,剩下就该他们动脑筋了。
一年几千银子的收入(俸禄加上赏赐红包,官儿越大红包越大),比她这个皇后的俸禄还高些,不能光拿银子不干事儿。
小花精看着乾元帝蹙眉不高兴,上前牵牵他的衣袖,悄悄释放一个清心术。
然后温言劝慰:“陛下不必担忧,您有两难文武可以替您分忧,必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或许合适小花精声音温柔,或许是清心术让他头脑更加清醒。
乾元帝心情蓦的好了,凑近小花精嗅了嗅:“待在梓童身边真是舒爽,可惜,朕要去忙去咯。”
小花精一笑:“您安心去,臣妾也不会跑,总在这里等着您呢。”
乾元帝走到门口又回头:“夜宵要吃酒酿糯米丸子。”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