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武试校场(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十三,道光十五年的会试正式开始了,天刚蒙蒙亮,一个个手挽竹篮的应试举子,走进了贡院街,顺天府贡院座落在北京西南角,自有明以来就是朝廷抡才大典的重地。大清开国以后,又对这里进行过多次修葺,规模的宏伟壮观,甚至超过了六部衙门。贡院好似一座小城,城四周密密丛丛的围棘,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棘城”了。苏敏和陈瑜全一起把徐金书送进了“棘城”。在回来的路上陈瑜全愁眉苦脸的走在苏敏的后面,平时天一擦黑就哈欠连天的他,昨天晚上被苏敏逼的听了一晚上的课,只在天亮前睡了两个时辰,再加上比大刀难以摆弄百倍的毛笔也专门和他作对,你说能不烦人吗。看苏敏严肃的表情显然对自己昨天的表现极为不满,痛苦的陈瑜全想,还好最多也就是苦上二天,就要考试了。

陈瑜全上午跟秋怡心学吐衲运气之术,下午听苏敏讲课,上午还是精神百倍,下午就蔫头蔫脑了。

考试前一天的下午快吃晚饭了,慧儿怕在书房用功的哥哥和陈瑜全肚子饿,就端着两碗莲子汤给他们送去,走到门前只听里面传出朗朗的讲书声,慧儿想他们还真是认真,从中午一直讲到下午。待轻轻地推门进去,只见苏敏背对着她拿着本书在唾沫星子乱飞的大讲特讲,在后面的陈瑜全已经爬了窝,在桌子上睡着了,桌子流了一滩口水。慧儿轻手轻脚的把莲子汤放在桌子上,听到身后的异响苏敏回过头看见陈瑜全的样子,顿时气的把书一摔,走了出去,片刻又返了回来,呆站了一会儿,从架子上拉过一块薄毯给陈瑜全小心盖上,然后悄悄掩上门退了出去,苏敏心里想,有的事情是勉强不得的,有时说不定真要相信命运。

不管准备好了没有,第二天武试正式开始了,第一场考的是策论,苏敏目送着陈瑜全大大咧咧的走进考场,心中暗暗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一天考试出来,苏敏问陈瑜全考的如何,陈瑜全支支吾吾不说话,苏敏想这下完了,按照清制,武举的策试不合格,即使武试成绩再好也不录取。

第二天和第三天都是武试,就在锐键营的大校场举行,武试不像文试那样严密,还是允许官员和八旗子弟到场观看的,因此在校场的周围搭了许多木架,可供三四千观众观看。

参加本科武举会试的各地举子大概有一千二百多人,比文举要少的多,原因是要各省推荐才能参加,不是每个武举都能来参加会试的。因为参加考试的人少,录取的名额也比文进士的人数要少,一般只有一百人出头。

这天正好徐金书的文试考完了,就和苏敏、秋怡心一起来到武校场看陈瑜全的武试。守场的士卒查看了他的牌子后,把他引到了校场偏西北的看台,这里坐的都是皇室远枝宗亲和三品以下官员以及家属,偏东北的看台是给亲王贝勒等近枝亲贵和三品以上官员准备的,正北当然是给皇帝预备的,不过皇帝一般不会来现场观看的,一般是派位军机大臣或皇子代天子监考。

俗话说“富武穷文”,练武之人一般都是富家子弟,这次进京参加会试,更是不得了,一个个都是鲜衣怒马,街上的路人纷纷聚集在路两旁看热闹,看见威武异常的举子,齐声赞叹,一时在武校场外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秋怡心今天特意穿了男装进来,免得大家都不看场内全看她了,不过她着男装也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的注意,这到没什么,令苏敏心烦的是还有很多男人的目光也射过来,令他很不爽。苏敏落座后发现坐在旁边的也是熟人,这人叫向隆奎现任户部郎中,在户部与苏敏经常见面。两人一聊,原来这向隆奎的妻弟也是参加本科的武试,听说苏敏的朋友也参加了,他就问苏敏在此之前走了谁的门路,听说苏敏没走门路,就大摇其头,他埋怨道:“你是不是真不懂啊,本科武科会试的主考是兵部侍郎龚守正,文试的主考是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伍长华,这两人都是穆中堂的门生,京里官员有子侄参加会试的都往穆中堂府中送拜贴和礼物,我还送了二百两银子呢!”苏敏心想,我要送拜贴和礼物还不是不打自招,陈瑜全和徐金书上次为救自己,肯定在穆彰阿那里挂了号,这次会试不被他们故意刷下来就阿弥陀佛了,还谈什么特别照顾。为了转移话题,苏敏问向隆奎道:“这次武试由谁代天子监考?”,胡隆奎凑过来对着苏敏耳语道:“我专门打听了一下,是瑜郡王监考。”正说着一阵鼓乐齐鸣,身着五爪团龙褂的奕詝在杜受田陪同下出现在看台上。苏敏暗喜有奕詝在场压阵,穆彰阿一伙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作弊,陈瑜全就有希望了,忙对身边的陆虎耳语了几句,陆虎听了直点头,答应一声跑开去找小路子去了,秋怡心问他什么事,苏敏笑而不答。

武试之前照例先是由代天子监考的奕詝祭天地,随后一声炮响武举会试正式开始了。

武举比的项目主要是弓马刀石。首先比试的是弓马,弓箭项目是在一百步外设立靶子,每人八枝箭,中红心四枝者可过关,骑马项目也就是马上射箭,跟弓箭项目差不多,就是在马的跑动中射箭难度大了些。这可比的是平时苦练的真功夫,不但比箭术的高低,还要比心理素质,要不在三四千人的呼喊喝彩声中,紧张的全身冒汗手软脚软的那里能射中红心。

经过一天的比试,在一千二百多人中通过弓马比试的只有二百余人过关,毕竟在这么远的距离八中四也是非常难的。陈瑜全弓马十六箭中了十三箭轻松过关,在通过初试的人中间有不少就是现职武官的子弟,其中盛京将军奕经的儿子奎英以十六箭十五中的成绩与另外一名来自山东的胡剑坤并列所有举子第一名。

最后一天是比石和刀。石就是以后所说的举重,比的就是一把力气,校场上准备了两副石头石锁,一副轻点的有一百三十斤,凡是能举起这个的就能过关,另一副是三百斤的,这么重的重量一般并不要求每个举子都去举起来,是特别为大力士准备的。说起这三百斤的大石石锁,还有段来历,在乾隆皇帝有次出巡,看见一名护驾的兵士走路无精打采的,叫过来一问,说是没吃饱饭,乾隆当即把自己御辇中的点心拿给他吃,连吃了几盘,还说没吃饱,最后索性叫御厨拿来一桶饭,他一气吃完,说差不多吃饱了。大队人马继续向前走,忽然乾隆皇帝御辇的轮子崩裂了,御辇重达八百余斤,侍卫们忙到处找木头垫轿车换轮子,这个兵上前说不用找,蹲下来硬是用肩膀扛着换了轮子。乾隆皇帝见后大喜,当即封了这个士卒三等侍卫的官职,从此武举校场比武就设立这样一个三百斤的石石锁,希望能选拔几个异士,不过几十年来能举起的人寥寥无几,在道光朝已经连续两次科考就没有人能够举起了。

举起一百三十斤的石头并不怎么困难,在剩下的举子中有近两百人顺利过关,陈瑜全和胡隆奎的侄儿都是一举过关。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