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这朝鲜统监让谁去合适呢?”
“你举荐几个,还有左中堂,你们都想想。”
“臣举荐直隶总督丁宝桢,此人智勇双全神通谋略。不过,直隶也是个要地,袁世凯太年轻,到底经验不足。”李鸿章思索着。
“朝鲜孤悬东海一隅,万一处理不当后患无穷。臣举荐丁宝桢。”左宗棠侃侃言道。
“就先让丁宝桢去吧,不用开缺,直隶总督给他留着,恩,告诉丁宝桢,两年内要把朝鲜的军政事务抓到手,表面上一定维护大院君。让袁世凯任军务监督兼训练朝鲜陆军大臣,三品就可以,好好学习经验,等他历练出来,丁宝桢即刻回任直隶总督。对!就这么办!李中堂,即刻拟旨宣丁宝桢觐见!”
李鸿章与曾纪泽、左宗棠心里甚喜,不声不响,顺手牵羊,朝鲜不待二十年就会成为中国的“亲密藩属”,只用一个虚衔的摄政就将朝鲜慢慢拿下,还给了他大清皇帝代表的身份,这不就是自己跟自己签约嘛,皇帝这套计划高明的可以!
袁世凯唐绍仪等人接到军机处指令,公开控制了朝鲜朝政和汉城防务,将所有亲日份子和闵妃一党的大臣以祸乱国政、欺辱君上之罪一并公开处死,吓得胆小的李熙再也打不起什么精神去听闵妃每天歇斯底里的大声嚷嚷了。
见大清皇帝敕谕一到,李熙率领着后妃人等老老实实迁入了大内景福宫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起了最高级的“囚徒”。
反倒是李熙的老爹大院君在北洋舰队及海军陆战队严密保护之下从仁川港登陆,大摇大摆威势赫赫的进入汉城,唐绍仪对皇帝的真意心领神会,把从朝鲜各“死难”王公手里收上来的金银珠宝拿出一部分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摄政大典”,汉城绝大多数民众见中国老大哥又一次帮朝鲜度过危机驱除日军,还很“仗义无私”的为朝鲜选定了一位长者“摄政”纷纷涌上街头欢声雷动的拥护大院君的摄政仪式。
大院君果然不负众望,一上来先大赦国内并将大清帝国“帮助”朝鲜的条约用朝鲜国民能够理解的语言张榜告示,本就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朝鲜民众又一次沸腾喊出了“拥护大中华,拥护新摄政”的口号。
摄政府在昌德宫正式成立,各项新鲜政策和中国对朝鲜无私援助源源不断进入朝鲜,大多数民众得到了实惠,与原来朝鲜各项政策对比更加倾向于中华文明,朝鲜翻开了新的一页。
伊东佑亨正准备以崇高的武士死法为天皇尽忠时刻,东京海军省、参谋本部来电:和约告成,即刻撤离!
被打得如猪头一般的大岛义昌被担架抬着跟随同样狼狈不堪蓬头垢面的700余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2000多中国士兵严正以待的持枪监督下被“欢送”离朝,踏上了回国之路。
“朝鲜,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听着仁川港的海浪猛烈撞击大海,海鸥哀鸣声不断的伊东佑亨脸阴的厉害。躺在担架上的大岛义昌显然是听见了海军中佐的声音,猛然握紧拳头。
在左宗棠严格督促下,兵部下文从直隶、东三省佯动的治安军(新军以外各省留用的绿营精锐)里又挑出2000士兵派赴朝鲜驻扎,所有在朝鲜驻扎部队改称朝鲜驻屯军,接着唐汉明下发明诏:着派直隶总督丁宝桢任朝鲜统监兼朝鲜驻屯军司令官,袁世凯任朝鲜驻屯军副司令官兼朝鲜军务监督帮助朝鲜政府训练新军,一年后再赴德国留学,这个刚刚23岁的青年与辜鸿铭、岑春煊、沈家本一样成为中国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唐绍仪则专门负责教育、朝鲜内务政事。
大院君惊喜的发现大清皇帝果然没有食言,自己大权在握的同时源源不断中国教师和官员开赴汉城,包括丁宝桢在内的清朝官员如对国王般对自己恭敬,很快,大院君就将丁宝桢、袁世凯倚为自己的心腹,无论任何政事都与其商议办理,没过多久,朝鲜摄政府暗中被控制。
自然,在中国大开眼界的大院君想当然的认为清国会帮着朝鲜富强起来。
东亚格局又一次被人为的改变,却不是最终的结果。
日本在付出近500万两白银后强忍下这口怒气,明治天皇召开秘密御前会议,决定严格按照《征讨清国策》执行国家政策,所有军政大臣务必于十五年内做好对中国全面战争准备,将失去的东西全部补回来!为此,明治天皇下发密旨:发展壮大帝国海军为帝国第一要务!朕决定每年从大内发出30万日元内帑资助海军。
被中国海军震惊的日本官民人等爆发极大爱国热情,立即又一次掀起了对中国的仇恨,捐钱捐物,维新政府决定派员即刻赴欧洲订购大型军舰与速射炮。
革新元年,中国平静而又顺利的过去。
发展继续着,中国民众再一次看到革新政府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得力和不同于以往朝廷丧权辱国的种种,因而对新政和国家重新振兴的信念又一次增强并深深传导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又要过年了。”慈宁宫里早就被装满上等涿州红罗炭、银霜炭的鎏金象鼻大熏笼烧的热气腾腾,膳桌上慈安皇太后正与陪坐在侧的唐汉明叙谈着家常。
“皇额娘,朝鲜的事情定了,您瞧着吧,日本人这个瘪吃大了呵呵,最近十几年北边就没啥事了。我从东京给您带回来的首饰和绸缎您看着还好?女子学院的事情都交给几位皇贵妃去做,您做个名誉校长就功德圆满了。”
慈安太后微笑着听唐汉明善意劝解,对皇帝亲自带北洋舰队亲自访日她是极力反对的,一国之君泛海去敌国大搞“亲善”着实让她不安了好久,后来见唐汉明兴冲冲满载而归未损一根汗毛倒是使她对自己这个“儿子”另眼相看,当年咸丰皇帝面对英法联军可是一溜烟的“巡行热河”死在了那里。亡夫之痛与火烧圆明园的悲歌一直印在她心里,再没忘记。
对于皇帝经常给她聊起的军国政事慈安太后很多时候只是谈谈微笑表示知道了,没有任何意见或是建议,对在她的理解中,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作为一条祖制流传下来,唐汉明虚岁已经十三岁而且少年老成持重,慈禧太后拉着她垂帘听政时期毕竟不符合慈安太后内心中对道德和“内廷不得干政”祖宗**的理解。
而她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咸安宫贵族女校校长兼班主任的所谓“工作”,虽然这份工作没有任何薪俸只会让她操心,例如课程的安排、备课、对学生的考核、外国课程的引进等等。但她很快乐也很欣慰,从未有过的归属感与自豪每天激励着四十多岁的她更加认真的对待这所全国最高级别的女校。与所有皇室带给自己的尊容富贵相比,教育工作使她活得更为真实。
搞好一座学校不一定比搞好一个国家更容易。
皇帝在大力裁撤宫内开销同时依然特旨准许户部每年给她的私房银子18万两,除了平日里补贴娘家人、赏赐下人,无所保留的全部投入了教育事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慈安太后并不保守,眼光反而很开阔。她自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英文和日文,并且尝试着把外国流行的小说和礼仪、风俗教授给那些贵族小姐们,现在纽约、伦敦、柏林一有新的教育、文学类书籍上市,隔不了几天就会出现在慈宁宫案头。更为可贵的是醇亲王嫡福晋(光绪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的妹妹)因为接触了更多的开明文化,亲自提倡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女性沙龙。每周在醇王府槐荫厅里,满朝四品以上官员的妻女聚集一堂欢声笑语不停。儿子搞新政,母亲必定得支持,所以慈安太后知道后第一时间在慈宁宫里也晓谕贵妇们,定期举行聚会,花枝招展的少女在母亲、姑妈的带领下济济一堂,大家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可谓相得益彰。
当然,慈安太后每次接见这些少女还有个想法――给皇帝找个合适的皇后。
慈安慈祥的看着皇帝滔滔不绝,外间的御膳整齐的摆上来。
“禀皇太后,三位皇太妃来陪同进膳。”
“叫她们进来吧。皇儿,净手,尝尝御膳房新做的熊掌。”慈安给唐汉明挽了袖子。
同治皇帝的三位妃子端庄的迈着步子进殿请安,在膳桌旁站定,唐汉明只是站起来问了声:“诸位皇太妃安好”便坐下了。清宫祖制,任何宫妃在帝后面前只能站着吃饭。
可怜的阿鲁特皇后,看到面前三位亭亭玉立尚在青春的太妃,唐汉明就感叹同治皇帝与阿鲁特氏哀婉的爱情悲剧。
瑜妃、?妃、?妃很满意现在的处境,尽自她们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媳,慈禧在位时却很少关照她们,仿佛这几个人并不存在,“黑心厨子冷菜汤,红墙黄瓦黑水沟”那几年几位花季女子(平均年龄不到18岁)着实理解了什么叫一入宫门深似海,同治皇帝宁肯出宫逛起了青楼对每天打扮花枝招展的她们也毫不在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她们只能在各自冷宫一般住所凝望着窗外的花开花谢,任无情岁月带走她们最珍贵的年华。
虽说名义上她们不是唐汉明的母亲也不能作为嫂子存在(阿鲁特皇后按礼法才是唐汉明的嫂子),然而亲政伊始便对几人厚加赏赐的唐汉明比慈禧太后对这几个先帝的未亡人确实优厚了。
十万两银子,进位皇太妃,从阴暗的角落里搬到永寿宫,唐汉明细心的慰藉了这几位“嫂子”换来的却是满宫人对他交口称赞。连慈安皇太后都说:“这孩子仁义着呢!”
所以三妃对唐汉明这个看起来像弟弟的皇帝也都尊重爱护有加。
五个人,在偌大的皇宫里,组成了一个很有气氛的“家”。
“皇额娘,咱们都革新了,您看几位太妃还站着吃饭,都让他们坐下吧。以后大家坐在一起吃。反正这宫里就咱们几个亲人。您说呢?”
唐汉明眨巴着大眼睛一说,慈安立即意识到皇帝的说法很正确,因此传旨照准。几位太妃高兴的无可无不可,赶忙谢恩。
暖意融融的大殿里,温暖的人心。由于很少跟皇帝在一起吃饭,几人都不太敢讲话,只是唐汉明跟慈安太后说笑不停。
“皇上……上,”瑜妃小声叫了声,觉得不妥,脸红了。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