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苏军与日军的挫折(上)(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月17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真理报》总编辑下达指示,要他们留出头版头条位置,随时准备刊登苏军攻陷哈尔滨、长春的消息。对哈尔滨和长春的大包围圈已经完成,阻断哈尔滨与长春联系的第二层包围圈眼看也要合拢,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大将乐观地估计:“中**队将很快意识到他们已经陷入绝境,并在24小时内放下武器投降。”包围圈内有30个正规师和15个民兵师的师部,以及一些零散的团级、旅级部队,总人数超过40万人,可以说是现代战争史上最大的包围圈之一。

由于一切道路交通都被切断,因此包围圈内严重缺乏粮食、饮水、弹药、医药和燃料供应,在巷战阶段,所有的兵工厂几乎都被炸成废墟,因此也不可能生产新的枪支弹药了。许多市民主动在火线上加入了民兵队伍,他们的战术经验非常薄弱,只能完全依靠一腔热血与苏军拼命,伤亡率非常惊人。长春的防御兵力比哈尔滨薄弱的多,但进攻长春的苏军步兵数量明显不足,因此陷入了更漫长的苦战。直到苏军通过紧急运输和空降的方式向长春增援了6个师的步兵和伞兵,长春的主要街道才终于沦陷。在这两座英雄城市受到围攻的日日夜夜里,松花江集团军群司令陈兴润、参谋长涂舜德、第13集团军司令靳成亮和第22集团军司令张浩而等人一直不肯离去,他们坐在市中心的司令部里亲自指挥巷战,直到最高统帅部于7月21日下令“哈尔滨-长春包围圈内的高级军官一律撤离”,他们才奉命乘坐飞机离开。乘坐飞机突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都已经被苏军夺取,靠近市中心的小型机场也已经千疮百孔,运输机不得不在空荡荡的城市大街上降落,然后在苏军猛烈的防空炮火之下冒险起飞,送走了近10位将军和30多名校级军官。陈兴润大将坚决拒绝撤离,声称“战役失利都是我的责任,我宁可留在长春以一死报国”,最后被参谋人员强行架上飞机。在最后一架飞机起飞之前,松花江集团军群参谋长涂舜德中将看着满目创痍的长春街景,感叹到:“我们欠这个城市一笔债,欠这些人民一笔债,我发誓将来一定会偿还的。我要让法西斯匪徒用鲜血偿还。”

在所有高级将领离开之后,已经被分割成零碎的守军仍然坚持了三天,直到7月24日,苏军才宣布占领哈尔滨,次日凌晨宣布占领长春。包围圈内的40万将士大半阵亡或被俘,许多士兵都是在弹尽粮绝而且负伤的情况下才被俘虏的,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26日。英雄们的顽强抵抗也给苏军造成了严重伤亡,苏联最高统帅部宣布的数字是阵亡2万多人,负伤3万多人,但实际损失数字至少高出三倍。整个战役**有820辆苏联坦克被击毁或重伤,其中近一半是在巷战中损失的;伊尔-2和“施图卡”轰炸机在对城市街道进行低空轰炸时,也经常遭到守军的步枪、机枪袭击,因此坠毁40多架,受伤超过100架。虽然苏军一贯以善于打硬仗、恶仗著称,但哈尔滨和长春巷战损失惨重也使苏联最高统帅部意识到,必须加强巷战战术和武器的研究,否则总有一天苏军会在巷战上栽跟头。苏军一贯依赖的大口径火炮、重型突击炮虽然在野战中能对步兵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但用在城市街道战中就太过笨重了。

夺取哈尔滨、长春、松原、吉林、牡丹江等重要城市之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实际上已经完全沦陷,只剩下吉林第三大城市四平仍然在中**队手中,四平也是通向辽宁的门户。现在,整个东北大地只剩下王澍上将指挥的辽河集团军群仍在巍然屹立,扼守着北到四平、南到旅顺、东到抚顺、西到葫芦岛的广阔战区,这个战区以沈阳为中心,以旅顺和营口的军港为补给通道,依靠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和阜新的强大工业实力,不断补充着武器弹药和技术装备,抗击着日军和苏军的两面夹击。在哈尔滨-长春战役如火如荼的时候,苏联蒙古方面军也已经完成了钳型攻势,两个机械化突击集团在山海关实现会师,切断了东北与华北的陆上联系。华北集团军群司令黄文德中将想尽办法挽救山海关和秦皇岛,但他手头所有的机动兵力(加上民兵)也不到10个师,只能依靠秦皇岛的城市地形进行巷战,竭力拖住苏军的步伐。秦皇岛的巷战持续到7月20日结束,包围圈内的中**队5个步兵师、4个民兵师和1个装甲师一部基本被歼灭,华北集团军损失超过8万人。虽然失去了长城以北的所有战略据点,但华北集团军群的主力仍然保存着,谨慎地扼守在张家口、北京、唐山和天津一线,不分昼夜的建设着纵深防御体系,准备在蒙古方面军进攻京津时给予其重大打击。蒙古方面军固然打赢了这场战役,但仅仅凭这场战役还不足以令辽宁和河北的中**队崩溃。

现在,蒙古方面军的近50个师分布在从内蒙古西部到辽宁西部的1800公里战线上,尤其是在承德-山海关一线形成了巨大的战略突出部,这个突出部虽然阻断了华北集团军群和辽河集团军群的联系,却也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后勤负担,而且要随时提防中**队对自己的侧翼进行反突击。蒙古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上将感到自己的战线实在太长,后勤补给系统已经不堪重负,方面军直属航空部队也无法保证广阔空域的安全,遂在7月21日主动向最高统帅部提出把蒙古方面军分割成两个部分。7月23日,最高统帅部同意了马利诺夫斯基的请求,将原蒙古方面军分割为“华北方面军”和“蒙古方面军”两部分,其中华北方面军仍由马利诺夫斯基指挥,以赤峰为司令部,下辖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的35个师;蒙古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以呼和浩特为司令部,下辖内蒙古中西部的14个师,这是苏军开战以来第一次更改方面军编制。马利诺夫斯基由于攻克山海关的功绩,于7月24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和“苏联英雄”称号。

现在对于苏军来说,整个东北战局剩余的任务就是夺取辽宁中部和西部,因为辽东半岛已经被划为日本势力范围,主要由日军进攻。但是日军的进攻效率实在太低,从6月下旬开始,13个日本陆军师团一直被迟滞在抚顺、本溪一线,既无法向西进犯沈阳,又无法南下进攻辽东半岛。日军之所以迟迟无法推进,与帝国大本营的策略也有关系,因为按照《柏林-莫斯科-东京轴心条约》,抚顺、本溪一线以西地区(辽河河口的营口港除外)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日军即使提前进占了这些地区,也无法将其划归日本领土。日本陆军部希望绕开抚顺、本溪和鞍山等中国重兵把守的据点,沿着千山两侧的公路直接进攻辽东半岛;但是中国辽河集团军群始终威胁着日军的侧翼,袭扰其交通线,使之不敢抽调主力部队南下。抚顺和本溪两个工业城市的巷战打的异常艰苦,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守军总共只有6个正规师和3个民兵师,可是一个月之后中**队反而越打越多,增加到15个正规师和8个民兵师,至于整个辽河集团军群的兵力更是已经增加到29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8个民兵师。日本帝国大本营也曾考虑抽调一些机动兵力,沿着辽东半岛的东海岸一路南下,从侧翼奇袭旅顺,但是这个计划很快也失败了,因为中**队在辽东半岛的东西两个海岸都设置了层层防御工事。日军一个装甲师团和两个步兵师团从7月6日开始,对辽东半岛东海岸的重镇——大孤山进行了疯狂围攻,日军一口气投入了300辆“九七式”坦克和600多门野战火炮;但事实证明“九七式”坦克的装甲在中国反坦克炮面前像纸一样薄,有的反坦克枪都能贯穿其正面装甲。守卫大孤山的2个步兵师、1个民兵师和1个高射炮团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多次在几百米的近距离大量杀伤日本步兵,一个日军师团几乎完全丧失战斗力,坦克的损失也高达120多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