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同与宁夏的战局(下)(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个小时之后,也就是9月19日凌晨3点30分,苏军酝酿已久的西北攻势终于拉开了序幕。苏联蒙古方面军的机动部队早已集中到包头、五原一带,在攻势开始之前又悄悄前进了100多公里,进入了河套西南的出发地域。作为辅助攻势的两个步兵集群分别配置在宁夏西北方向的阿拉善左旗和东北方向的鄂托克旗,三支箭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向心攻势,宁夏就像是钻进苏军战线中的一个楔子,从地图上看去,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不过,苏军战线并没有完全包围宁夏,内蒙古南部与宁夏接壤的鄂托克前旗仍然在西北集团军群的防区之内,保卫着宁夏的右翼,使苏军无法在战役的开始就形成合围。

从西北攻势的第一天开始,苏军的战略意图就非常明显了:以两支迂回部队打击宁夏守军的两翼,迫使中**队向黄河沿线集中,在银川以南地区收拢包围圈,把宁夏分割为南北两部分;与此同时,主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沿着黄河两岸的公路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包围圈内的银川。在大部分步兵肃清银川残敌之时,苏军装甲先头部队将继续南下夺取青铜峡,并争取在青铜峡附近形成第二个包围圈。按照苏军作战计划,这两个包围圈将囊括中**队的20-30个师和10个民兵师,并吸引西北集团军群继续投入15-20个师来增援他们——不用说,苏军早已准备了强大的预备队,准备把这些增援部队也一网打尽。整个宁夏战役估计在15天之内就能完成,如果一切顺利,西北集团军群将在宁夏损失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和绝大部分重武器,不再有足够的兵力保卫兰州了。制订这个作战计划的蒙古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上将得意洋洋的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在宁夏境内解决西北战场的一切问题,决不把问题留到甘肃去解决。”

苏军的兵力占据着绝对优势,作战计划也非常缜密,但其中存在一个重大漏洞——按照机械化作战的常规,负责侧翼迂回的应该是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只有装甲部队才有足够的速度,可以赶在敌人撤退或回防之前切断主要交通线路,在敌人背后实现合围;至于正面突破的部队,可以是装甲部队,也可以只包括步兵。可是,苏军对宁夏战役的计划严重违反了这个常规——负责迂回形成包围圈的两个集团军都是彻头彻尾的步兵集团军,几乎没有一辆坦克,运载车辆也很少,这就使他们的突击速度大打折扣。与常规相反,苏军把5个坦克师和2个机械化军都集中在中路,也就是石嘴山-贺兰山-银川这条轴线上,另有2个坦克师和1个机械化军作为预备队。这种“两翼慢,中间快”的战术,最有可能导致的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敌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并不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其实,苏军指挥员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巨大漏洞,但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使他们不得不冒险采用这样的计划。在宁夏西北方向的阿拉善左旗和东北方向的鄂托克旗,大部分土地还没有开垦,夏秋季节荆棘遍地,道路状况十分恶劣,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土地都是沙质土壤,非常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即使是越野能力最强的T-34坦克,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推进速度也要降低一半左右,中途还非常容易熄火。在权衡利弊之后,蒙古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决定“把机械化部队用在刀刃上”,在地形恶劣的两翼则完全使用步兵迂回。面对参谋人员发出的“这样会把大部分敌人放跑”的质疑,叶廖缅科并不在意,他认为中**队不会轻易从银川逃跑,只要他们决定死守银川,苏军就有足够的时间合拢包围圈。在宁夏战役开始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叶廖缅科说:“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战术条目,应该完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对于一个已经输不起的敌人来说,任何据点的放弃都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敌人积累起足够勇气之前,就给他们的脖子套上绞索。”

虽然苏军在第一波进攻中就投入了48个师——其中正面28个师(包括5个坦克师),左翼12个师,右翼8个师,但是战局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在宁夏,苏军面临的战斗与内蒙古、东北或华北地区都完全不同,这里的土地一部分已经开垦,一部分还覆盖着灌木和牧草,许多季节性河流冲毁了道路,每天早上和晚上的地貌都不一样。苏军的两翼迂回部队原本以为他们不会遇到阻挡,但是中**队早已做好了准备,在苏军每一条进攻路线上都设下了严密的防御体系,每一条适合车辆通行的道路都遍布地雷,路边的灌木丛中密布着迫击炮和步兵炮。苏联空军非常活跃,但是由于战场非常分散,苏军飞机往往找不到用武之地,只能把火力倾泄在中国人的防御工事和重要设施上。由于两翼战场不适合机械化部队运动,双方基本都是步兵作战,沉重的榴弹炮和高射炮经常陷入泥泞,需要十几个步兵花上几个小时才能推出来,战线的移动非常缓慢。由于天气炎热,交通状况很差,战斗又很密集,所有的苏军士兵都被告知“必须节省弹药,不得随意开枪”。某些地区明明已经被苏军控制,却又冒出了许多中**人,有些是真正的军人,更多的则是游击队,所以战斗是永远不会停息的。

因为弹药必须节省,迫击炮、火炮和机枪都要尽量少开火,主要战斗都依靠步枪和冲锋枪。苏军将士惴惴不安,惟恐用完弹药或受伤,因为在这一望无际的荒芜地区,受伤就意味着死亡。从鄂托克前旗到银川只有70多公里路程,到吴忠也只有100公里,可是对于苏军来说,这段距离和1000公里没有什么区别,充斥着混乱和死亡。经历过东北和内蒙古战局的老兵都承认,中国人这次打的很聪明,在坚守少量据点的同时,实行大范围的运动战,苏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侧翼是否安全,运输队也经常遭到伏击。一旦苏军小股部队行动的太快,脱离了主要战线,中**队就会突然从天而降,切断它的退路,在短短十几分钟内打一个漂亮的小型歼灭战。蒙古方面军的一位连长回忆说:“宁夏战役是我见过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我们以为自己的兵力占据着优势,可事实是中国人总是能形成局部优势,因为他们很熟悉地形,而且在重要地段挖出了又长又深的交通壕,并在壕内隐藏武器弹药……事实上,他们几乎没有重装备,但是依靠轻装备他们打的已经够好了。”

9月21日黄昏,宁夏战役第三天已经结束,蒙古方面军发现自己的一切计划都有被打破的危险,主要是因为两翼步兵的推进速度太慢。即使没有遭到顽强的抵抗,苏军步兵的行军速度能否赶上中国步兵,也是十分值得怀疑的;苏军固然拥有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越野能力,在整个欧洲都久负盛名,但是和一贯吃苦耐劳、对环境要求很低的中**人比起来,还是得甘拜下风。如果中**队能够顺利收缩到银川-吴忠-青铜峡这个狭小的三角地区,苏军合围的梦想就会受到严重打击,他们将不得不努力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也是漏洞更多的包围圈,最终还是只能打一个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即使这个包围圈真的形成了,苏军恐怕还会遭到更大的损失——中国西北集团军群只要出动一支火力强大的机动援军,对青铜峡以南的渡口进行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切断包围圈的南翼,苏军两翼的步兵师有陷入反包围的危险。无论如何,事到如今,蒙古方面军指挥官已经十分清楚,在15天内完成宁夏战役,甚至“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按照现在的速度,控制宁夏全境至少要花费一个月,如果后勤问题不解决,时间还要花的更长。

苏军情报部门注意到,在战斗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中国人仍然在不顾一切的组建新编部队。许多部队从兰州调到中卫或青铜峡,他们留下的空缺很快又被新的部队填补。战争初期组建的民兵师现在大部分变成了正规师,现存的民兵师都是7月以后组建的。有理由怀疑这些新编师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但是正如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所说:“数量优势永远是可以压死人的,如果中国人能够建立并保持这种强大的数量优势,总有一天,他们也能够建立质量优势。留给我们取得胜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现在开始不能再犯任何错误。”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