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影《黑太阳731》,观众对魔鬼731都有了一个整体深刻的认识。但731部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除731部队外,当时中国大地上还活动着哪些魔鬼部队的身影呢?它又由哪路神仙管着呢?
早在1925年,国际社会正在日内瓦协商签订“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的协议”,日本就“怀有私心”拒绝参加这个协议的缔结。后来日军所以要发展细菌武器,是因为他们认为细菌武器是一种很有利的进攻性武器,若不进行此种准备,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过程中,会遇到严重的困难。石井四郎就曾说过:“日本没有充分的五金矿藏及其他制造武器所必需的原料,所以日本务必寻求新式武器,而细菌武器便是其中之一。”(注:731部队生产部部长军医少将川岛清受审记录,见《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明确地表述了日本军部的考虑。说明日军早有罪恶打算。明知细菌武器与人道和科学不相容,但从1928年起派石井四郎远赴欧洲考察学习细菌作战(当时还未发生诸如9?18事变等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在考虑、策划和准备使用细菌武器,作为其对外战争政策一部分了。
自1930年始,到1945年止,在日本天皇和军部的策划和命令下,侵华日军历时15年之久,在中国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组织机构齐全的细菌部队。这支部队隶属于参谋本部第九陆军技术研究所(九研,也叫“登户研究所”)领导,同时也隶属于各地区派遣军。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线不断拉长,侵华日军的细菌战部队也随之大规模扩充。细菌战部队兵力总计达20000多人,其中科学研究人员就达7000至8000名。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大体分五个部分,分别驻在当时中国的哈尔滨、长春、北平、南京、广州分属于各地区派遣军。1938年7月,成立了18个师团属防疫给水部队(即细菌战部队),在战场上的各个师团中进行活动,并在华北、华中、华南数十个城市设立了支队,来从事细菌战活动。整个中华大地基本上都笼罩在日军的细菌战网络中。
太平洋战争以前,侵华日军主要分四个作战区域,关东军专司中国东北谋略;其它侵华军队按日军大本营1939年发布大陆令362号,组建专司侵略中国内地的中国派遣军。中国派遣军按照战区又划分为北支派遣军、南支派遣军、中支派遣军等。北支派遣军(原称华北驻屯军),驻中国华北平、津、冀、察一线;中支派遣军(又称华中方面军),驻上海——南京——武汉一线;南支派遣军,驻广州——香港一线。
侵华日军四支细菌战部队分别是:
一、归关东军节制的细菌部队
关东军第731部队,全称满洲第731部队(对外称防疫给水部队)。
731部队总部设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市郊的平房区,对外伪装成一个水净化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731部队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731部队的前身,是石井四郎于1932年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市郊背阴河设立的东乡部队,该部队最早开始进行的是在日本国内无法进行的人体实验。1932年,石井四郎率部队修建中马城——哈尔滨市郊的监狱。1935年的一次监狱暴-动迫使石井关闭中马城。石井到离哈尔滨更近的平房区重新设立一个新的设施673部队在黑河孙吴县建立细菌实验基地,包括动物饲养、制菌室等300间建筑。731部队原来定员2000人,1939年10月石井四郎把731部队工作人员后扩充到3000人。
2)关东军第731部队的分支——第100部队。因为第731部队名气太大,一般人都不知道还有一支-神秘的细菌部队(关东军第100部队),它是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细菌武器的另一大本营。第100部队驻地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区孟家屯,负责人高桥隆犊兽医中将和松有次郎兽医少将。第100部队的前身关东军临时病马收容所1931年在沈阳成立。1933年,病马收容所迁到长春。1936年,关东军正式建立了“100部队”,对外称“关东军军马防疫给水部”。尽管有这个堂而皇之的名称,第100部队实际上研究的是针对动物、植物和人畜并用的细菌武器——鼻疽菌、炭疽热菌、牛瘟菌、斑驳病确定为主要的进攻武器。日本战败前夕,第100部队接到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的命令,将大部分建筑物炸毁,还烧毁和撤走了几乎所有文字图片资料。
二、归北支-派遣军节制的是华北(北京)第1855部队,也是731部队的分支:
855部队本部设在北京的天坛公园西门神乐署,原国民党中央防疫处,对外称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后称第151兵站医院。1855部队长初为黑江,后为菊池齐。定员1500人。此外,在济南、天津、太原、青岛、郑州、开封、郾城派驻支队等。731细菌部队的骨干都到了这支部队,石井四郎也在其中。作为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的部队长,他担任职务是这支部队的技术指导。在这支部队一些重要职位上均可见到731部队业务骨干的名字,1939年10月,西村英二走马上任,正式命名“北平甲第1855部队”,成为日军在北平、南京、广州和新加坡组建的四支新的细菌部队之一。他们修建了大批建筑,其中包括7栋病房、100多间工作室、70多间小动物室和储存各种剧毒菌种的192平方米的地下冷库。但在日本投降时这支部队的名称从日本华北派遣军的名册上神秘地消失了。
三、归中支-派遣军(又称华中方面军,驻上海——南京一线)节制的细菌部队是华中(荣字)第1644部队:
华中(荣字)第1644部队建于1939年。为侵华日军在华北、华中、华南的三大细菌部队之一。本部设于南京中山东路原南京陆军中央医院,对外称华东派遣军防疫给水部/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又称“多摩部队”。细菌武器研究所设在原中央陆军总医院大楼后面的原中央卫生实验院的大楼里,定员1500人。部队长为桔田武夫中佐,副部队长兼研究课长为小林贤二少佐。下设7个课。荣字1644部队在上海、南京、岳阳、荆门、宜昌等地派驻12个支队。
四、归南支派遣军(驻广州——香港一线)节制的细菌部队是(波字)第8604部队:
波字)第8604部队,本部设在广州原百子路中山大学医学院内,对外称华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是日军在中国南部的一支重要细菌战部队。部队长先后为田中严大佐、佐佐木高行、佐藤俊二、龟泽鹿郎。从1939年到1945年间,(波字)第8604部队下设6个课,定员1200名专业人员,并且在华中、华南、华北的数十个城市设立了支队。到1945年前后,专业人员扩编至1500名。中山医图书馆曾是第8604部队本部,在本部从事各种细菌研究、传染病研究及鼠疫培养和病(活)体解剖。从事细菌研究和病体解剖等就是在现为中山医科大学图书馆旧楼的地方,而当年南石头难民收容所,实际上是8604部队的细菌战实验场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南太平洋地区,就在这四支细菌战部队之外又成立(冈字)第9420部队细菌部队,归日军南方军(新加坡——马来西亚一线)节制:
冈字)第9420部队,本部设于新加坡昭南爱德华医院。细菌战剂研制所设在马来西亚淡环精神病院,并在泰国、缅甸、越南等国设有支队分部。定员初为208人,后发展到600人。日本细菌部队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冈字)第9420部队虽设在南洋但却通过公路向我国云南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
侵华日军实施的细菌战遍布中国现属的黑龙江、吉林、云南等二十个省、自治区,计有六十三座城镇。日本陆军化学战装备有:150毫米化学弹迫击炮,94式90毫米迫击炮,30千克毒气钢瓶,160毫米毒气抛射炮,撒毒车,毒剂筒等。此外,各种山、野、榴炮也都配有大量毒剂弹。
日军细菌武器生产能力是惊人的。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建立了野战毒气厂、野战毒气分厂和野战毒气支厂,组成三级独立补给系统。日军储备毒剂约9455吨,足够维持几次大规模战役之用。日本陆军和海军生产的芥子气、路易氏剂、苯氯乙酮等毒剂共计7000多吨。其中化学武器绝大多数运到了中国。
日军生产的毒剂几乎全在中国使用,1942年有8个专业毒气联队(团)投入中国战场,还有临时配属师团的独立毒气大队、山地战毒气大队、近战临时毒气大队等。同时日军炮兵、航空兵也普遍进行化学战,有时甚至把毒气罐发给每一个步兵。
中国有关学者以大量事实证明,侵华日军进行大规模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至少二十七万多人,而研究细菌战的一些日本学者认为,中国学者统计的数字是相当保守的,实际远不止此。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据调查和考证结果表明,从一九三三年起,侵华日军就在黑龙江五常背荫河建立细菌战基地,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在中国实施细菌战长达十二年之久。在这些地区,日军的细菌战部队和细菌工厂大批制造细菌培养物,制成多种细菌战剂,针对中**民大量使用细菌武器,甚至动用飞机大面积投放细菌弹。而日军冈字9420部队总部虽然设在新加坡,但其却派间谍返回到云南境内投放细菌病原体,针对中国进行细菌战。因日军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致使将近240万中**民遭其毒杀。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