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这里演绎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今日当朝皇帝同治与求官心切的李海的会面则是紫禁城有史以来最为浓重的一笔。
自从李海知晓了皇帝要召见自己的消息,便夜不能昧,整日精神处在亢奋状态中,临到启程赶往北京时倒觉有些疲乏,不过,精神的力量支撑着他,到达紫禁城后,先到礼部研礼,待研习精熟后,由皇帝的贴身太监引领至御花园,因为不是正式任官派职,所以同治觉得还是在御花园会面好些,李海一抬眼便见到了背对着自己的当朝皇帝同治,李海立刻双膝跪倒三呼万岁,同治徐徐的转过身,仔细端详着跪在自己脚下的人,同治示意小李子退下,此时此刻除了远处的御林军外,便只有同治和李海两个人。
“平身吧”
“谢皇上”
李海比同治年长几岁,但感觉其与生俱来的威严仍让他有种压迫感。此时同治开口询问道:
“李先生,或者应该叫您李海先生”
李海当时吃了一惊,皇帝怎么会知晓自己的真名实姓,连忙向上叩头“草民不知皇上为何如此称呼草民”。
“李先生真的是藏得很深呢,朕也是动用了一些手段才查到先生的真名,先生何必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呢?莫非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同治目光凶狠的盯着李海。
李海此时也不好辩解,因为他知道既然对方已经识破自己的身份,要是再抵赖可能会有杀身之患,因此只能承认,并撒了个慌道:
“草民深怕学无所成辱没门楣因此才另起别名,求学花旗国。”
同治暗道,好个李海到现在还在扯慌,看来只有点明才能让其承认了。同治微笑着走近李海,拿出在李鸿章家中摘抄下来的诗句。
“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李海念出来后,吓出一身冷汗,难道,我的身份被识破了吗?转念一想,不会,可能是自己抄写的这段有些太霸气了,而引起皇上的不悦,因此他并不以为然的应道:
“草民胡诌的几句歪诗如果冒犯了皇上,还请皇上恕草民大不敬之罪”
李海用一招以退为进希望大事化小,同治面色很随和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淡淡的说了句
“看先生此诗大气磅礴,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好像缺了结尾几句,先生如不弃,朕帮你补上吧。”
“草民不敢,请皇上赐尾句”此时的李海心都提到了喉咙,因为下面对的这句诗很可能决定他的生死。
同治缓步背向李海吟诵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海登时明白了一切,原来现在主政大清国的竟是眼前的同治皇帝,李海先前的镇定此时已被打的荡然无存,他觉得接下来,自己可能会人头落地,他此时在静静的等待皇帝的命令,他现在有些懊悔为什么要给曾纪泽献策,正是自己一时大意才暴露了身份,此时此刻他只能故作镇定,等待着同治最后的裁决,出人意料的是同治并未对李海下令拘拿而是很大气的拉起李海在御花园中散步,连守卫的御林军都很是诧异,因为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不可能出现的一幕,皇帝拉着一个百姓,而皇帝本人像导游一样给这个百姓讲解着御花园的布局,此时李海更紧张了,因为他不知道同治下一步要干什么,只见同治边走边说:
“遇到先生,朕心甚慰,朕一个人在这里实在是太久了,今日终于有人可以让朕一吐心中的苦水了”,李海此时除了应允外无计可施。
他们两人来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同治便把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李海,李海见同治皇帝如此坦诚,便也毫不隐瞒的把自己前世今生也说了一遍,两人谈了很久,直到用饭的时候,同治留李海在宫中用餐,在李海脑海中浮现的皇帝用膳一定是大排筵宴,但是同治的面前却只摆了三菜一汤而李海的饭食跟皇帝的相同,同治看着有些出神的李海,立刻明白了他在想什么。
“若想做个好皇帝,只有节俭一些了,其实吃太多美味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皇上所言极是,”
李海仍然谦恭的应对着,因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一定哪句话就得罪了皇帝。
“用人就要用有用之人,朕希望李先生可以为国分忧,朕想任李先生去总理衙门任章京,不知李先生意下如何?”同治几乎是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问话。
李海万没想到同治会让自己去总理衙门任职,按常理自己所长是物理化学方面,退一步制造枪炮自己也胜任,怎么会给自己派这个差事呢?可能是因为自己跟皇上说起过自己原来还做过生意,这一点对付尔虞我诈的欧洲各国会有好处,就这样李海在战战兢兢的状态下走马上任了。
初到总理衙门任职的李海对这个时代官场上的一些东西很不熟悉,比如,到别的官员家中做客,本来进门时应该主人先进,但是按照官场上的规矩主人一定要礼让,虽然彼此都知道谁先进门,不过总要费时的折腾一回,这样才不失了官场的礼数,彼此皆大欢喜,不过后世的经验很快让他在这个衙门里吃得很开,从上至下所有人都对他有一个很好的评价,就连掌管总理衙门的恭亲王都知道有他这么个人,平时倒也不太忙碌,因为总共总理衙门里算上他只有16个人,其余的人都是各部的侍郎、尚书来这里做个兼职,只有他一个人是托了皇帝的门道进来了,别人对他自然也是特别的客气,同治皇帝也时不时的招他进宫与他聊上几句,在这期间他又仔细研读了从美国带回来的关于际法方面的相关书籍,因为自己的老本行现在已经干不了了,所以只好做个外交部的人员了,有时也与外国公使碰个面,其地道的外语发音给各国公使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自己也在很努力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发财,有道是黄天不负有心人,一个机会就摆在了他的眼前。
1870年8月,日本明治政府主动派遗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一行来中国,向清政府“敲门”。柳原前光8月25日从日本出发,9月4日到达上海。一到便告诉清朝地方政府官员说,日本希望同中国进行通商订约的交涉。自从1840年以来,清政府最害怕订条约,一听到“谈判”的字眼就紧张;即使是不太保守的中国总理衙门的王公大臣听到“条约”一词也不自在,遑论地方官员,柳原前光因此北上,朝廷大员们一开始就以“大信不约”为借口拒绝与日本谈判签约,不愿空手而回的柳原前光研究了中国执政者之后,决定先做李鸿章的工作,于是便拜访这位比较开明的直隶总督,劝说李鸿章,不巧的是,李鸿章并没有在自己的衙署,所以他们便来到总理衙门来找李鸿章,当柳原前光一行人来到总理衙门时,接待他们的恰巧是李海,柳原前光虽然没见到李鸿章但是觉得先打动面前这位再去见李鸿章也不失为良策,他开口道:
“英法美诸国,强逼我国通商,我心不甘,而力难独抗,于可允者允之,不可允者推拒之。唯念我国与中国最为近邻,宜先通好,以翼同心合力。”
李海始终面带微笑的听着日本来使的话。当他接过柳原前光带来的草约后,便笑不出来了,因为他只草草的看了几眼就发现其包藏在其中的祸心,例如条约中有一体均沾,领事裁判权等字眼,很明显,现在羽翼还未丰满的日本已开始使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专有名词,因此与日本的这份条约如果按照手里的这份签订的话,那么日本可就真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一旦签成一定又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此,李海把手中的条约草稿扔回了日本人的手中,日本官员对李海这一粗野的举动很是诧异,但李海却很自然的对日本官员说:
“贵国政府的意见是要与我朝签订一个地位平等的通商条约是吗?”
“正是”
“那我可以告诉阁下,办不到”
柳原前光气的脸红脖子粗,“为什么这么说”。
“日本蕞尔小邦,向来为我中华之藩属,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自明中叶后尔国弃千年宗属于不顾,自立海外,距今已上百年,今日尔国竟敢要与我朝平等签字立约,此无异于痴人说梦,我朝断不会答应。(请看第四十章出鞘的倭刀)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