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新疆建省(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治的电报很快就到了刘铭传的手里,刘铭传向西叩头,这么多年的等待没有白废,终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台湾将是今后自己大展拳脚的地方。小理

台湾建省的上谕一经发布,各地的督府就连连上折子恳请皇上收回承命,理由是渡海巡台制度是祖上的定制,轻易更改是动摇国本。同治已经习惯看到这些老调重弹的折子了,因此只是批复到只要哪一个大臣能做福建巡抚的同时也能署理好台湾的事务,那朕就不更改祖制,如果办不好这件差事,那就等着秋侯问斩吧,丢土失疆是大罪,那些油滑的官员自然是能躲就躲,反正有刘铭传去顶雷,出了事也不关自己的事,因此也就乐得清闲,同治的耳根子终于清静了一点,但是有一个人却是同治不能用三言两语搪塞过去的,陕甘总督左宗棠的折子不合时宜的到了同治的面前,倒不是左宗棠能掐会算,只不过他也有同样的想法,在其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看到由于阿古柏和沙俄的入侵给新疆人民造成了空前深重的民族灾难。

当清军收复天山南北时,各地都已残破凋零,满目疮痍。乌鲁木齐、巴里坤是乾隆以来移民开发的重点地区,咸丰七年(185的户部清册上已有户民31万人之多。浩劫中,“户口伤亡最多,汉民被祸尤酷”,据同治年间曾到北疆的美国人斯凯勒说,乌鲁木齐约有13万满族人和汉族人被杀。清军再入其地时,“汉城仅剩颓垣,满城已同平地”。奇台县承平时,“闾阎相望,比户可封”,兵燹后,‘‘民房官舍均被焚毁,荡然无存”。阜康城荒毁已久,“榛莽丛杂,不便行走”。伊犁也是居民寥落,一望荒凉,当地农业人口除死散于战乱,还遭到沙俄有计划的劫掠。有人估计,先后被掳掠至俄境的伊犁人口在7万人以上。在天山南路,阿古柏的暴政使当地民不聊生,户口损耗。曾亲历其地的库罗帕特金记述,由于统治者滥立名目,百姓的负担极其沉重,不得不把收获的l/4甚至1/2用来交纳田赋。

各族人民大批沦为奴隶,被带到喀什噶尔和中亚市场出售。光绪三年(187,阿古柏残部在清军追击下向西狂逃,沿途烧杀抢掠,裹胁数十万人随行,自喀喇沙尔到布古尔的数百里内,“但见火光烛天,杳无人声”。阿克苏城内外被败军“烧掠一空”,幸存者流离失所,衣食交困。天山南北的情形都表明,由于浩劫造成的全面破坏,新疆的开发建设已不可能在动乱前的基础上推进,只有先医战乱创伤,重建经济,才可能谋求发展。因此左宗棠当时也并没有急于提出新疆建省的建议,当时其主要做了帮助本地农户复业,改造兵屯,裁勇归农,颁布《新疆屯垦章程》,助垦遣犯携眷实边,鼓励南疆维吾尔人口省内迁移,由于左宗棠的措施得当经过多种形式的招徕聚集,新疆的人口逐渐回升。

镇迪、阿克苏、喀什噶尔三道共有人口266959户,18583口,其中汉族16754户,66441口,**8065户,33114口,维族246180户,1132251口,其他1,522户,6777口。在不含伊塔道数字的情况下,人口总数已超过道光中叶的水平。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四周高山环绕。阿尔泰山是北部和东北部的屏障,帕米尔高原屹立于西部,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昆仑山雄峙在南方。横亘中央的天山,将新疆分为自然景观各异、风貌迥然不同的南北两大部分,习惯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吐鲁番、哈密一带为东疆。新疆的地形轮廓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系包围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山脉内部又有许多山间盆地和谷地。新疆深处内陆,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属于典型的干旱农业地区。虽然北疆的降水量比南疆稍多,相对农业的需要,仍是微不足道。一块土地能否耕种,先决条件是有无灌溉水源和水量的多少。终年积雪的天山山脉每年冰雪消融,流入平川,形成众多内陆河流,当地农业主要依靠融化雪水灌溉,沿河流形成了块块绿洲,水草肥美,新疆的农牧业主要在绿洲上进行。

然而左宗棠看到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使新疆摆脱了多年的战乱,社会再度安定下来。但收复后的新疆,依然处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之中,俄国和英国包围环伺如故,毫未放松侵略企图,新疆本身历经浩劫,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乾隆以来百余年经营建设取得的成果丧失殆尽,旧制荡然无存。如何重新起步治理?受命善后的左宗棠才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提出建省主张。虽然同治举双手赞成左宗棠的意见,但是由于可能将会与日本开战,所以同治不可能有太实质的支持,尤其是财政方面的支持,但又不好直接拔了左宗棠的面子,要知道左宗棠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气,要是谁惹着他了,他准会不依不饶,就算皇帝的面子他也不会给,要是这个时候左宗棠去职回乡,那同治派谁去署理陕甘总督一职,所以只好把左宗棠的折子下发到下面的巡抚和总督那里,让他们再议一议,也好有话回绝左宗棠,不过另同治有些恼火的是居然大部分督抚都是赞成左宗棠的,这让同治有些不解,明摆着现在投钱在新疆就是赔本的买卖,不过转念一想,这帮人可能就是想看自己的笑话,那好,既然上下同心,那索性就准了左宗棠的折子,不过钱是一文也没有,因为划到新疆的钱已经够多了,而且还要在新疆那里修一条铁路,这么算下来在这个穷地方投入的钱可以说是够多的了,不过同治也不是什么都没给,同治给了政策,只要是对新疆地方政权好的主张同治是一律采纳,而且给了左宗棠极大的特权,凡事可以先做再报,只要新疆不出乱子,同治就让左宗棠随便的折腾,这可以说是天大的恩典了。

除了左宗棠的奏请外同治还收到了刘锦棠的奏折:里面写到:一、我朝在新疆设立的军府制对地方行政不重视,无治民之官,又无统一的政府,各地王公伯克各行其是,对农牧民大肆盘剥勒索,加剧了清政府与各族人民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一种新的体制以改变新疆的地方行政管理;二、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当时面临的形势也需要一种新的行政建制,来增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能力;三、从我朝粉碎阿古柏侵略后的现状看,也迫切需要解决新疆的行政建制问题。

刘锦棠认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新疆生产的发展,旧的军府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对外,军事力量渐趋衰弱,无力抵御外来侵略,在沙皇俄国、浩罕等对我国西北边疆的侵略中无所作为;对内,造成各地王公伯克势力的膨胀,占据大批土地和农奴,既阻碍着中央政令的推行,又阻碍着生产的发展。他以自己在新疆三年的实地调查,不但指出了在新疆建省的必要性,而且说明了在新疆建省的必然性,并比较切合新疆实际状况地提出了建省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省前,刘锦棠本着“设立行省当从州县办起”的原则,预备首先在南疆设立了道、府、厅、州、县各级统治机构。接着在北疆任命了一批地方官吏。这也只是刘锦棠初步的构想,同治对刘锦棠的折子很是欣赏,因为一个将军能想的这么完备还是很出乎同治的意料的,同治发电报首先肯定了刘锦棠的想法,让其与左宗棠商议一下共同拿出一个具体的办法刘锦棠也是真没让同治失望,下午就拍来了电报,不过电报上写了个方案,是左宗棠与刘锦棠在商议后共同发来的,两人由于争执不下而刘锦棠又是左宗棠的老部下所以只好把左宗棠的方案先发了过来他的意见是新疆设行省,督抚并设;将新疆划为北南两路,北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为总督治所,南路以阿克苏为中心,为巡抚治所,下属厅、州、县近30个。待建省后进行如下的改革:一、整顿吏治,废止伯克制度;二、肃清残敌,加强边界防务;三、安民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四、尽地之宜,兴办蚕桑渔牧各业;五、恢复传统工艺,试办现代工矿企业;六、发展商业贸易;七、改革币制税政,增加财政收入;八、整修驿路,增办近代交通邮电事业;九、发展教育卫生事业。

同治收到电文一时大为心动合计着待李海回来后两人在合计一下,这时候小李子在养心殿外向同治启奏到:

“皇上,电报房来人禀报:德国回电说李海大人现在没到德国,皇上的电文没法交到李大人手上。”

同治这时候才意识到李海才离开北京不久,这么短时间不可能到达德国看来琉球的事只能自已拿主意了。难得最近需要批阅的折子比较少本以为能放松一下,不料小李子向同治奏到新疆刘锦棠又有加急的电文,同治以为新疆出了什么大事急忙取过电文。

原来电文上是刘锦棠对新疆建省的方案仿照江苏建置大略,添设甘肃巡抚一员,驻乌鲁木齐,仍受陕甘总督节制,管辖哈密以西南北两路各道厅、州、县,并请赏加兵部尚书衔,俾得统辖全疆官兵;设甘肃关外等处地方布政使一员,随巡抚驻扎;旧有镇迪道,援福建、台湾之例赏加按察使衔,令其兼管全疆刑名、驿传事务。本来刘锦棠认为左宗棠的方案过于急迫但碍于左宗棠是老上司又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好把他的意见先发过来,但回家后刘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把自已的方案也承报皇帝。

同治找来恭亲王和李鸿章仔细比对后都觉得刘锦棠的建省方案较之左宗棠的相关方案要更为切实、可行。经过慎重考虑,朝廷最终批准施行的是刘锦棠的建省方案”,不过同治在发展教育事业这一项上做了改动,把京师大学堂的一部分师资力量抽调到了新疆教授西学,因为只有同治知道,中国的边疆和农村就是在清政府维新后,其教育水平才与内地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因此同治得做到一视同仁,让国家的资源尽可能的平衡。

....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