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镇乡志》??”我更加惊讶了,老孙头手中还有一本《鲁镇乡志》,而且是很古老的那种,甚至乡档案室中的那本都没有他的时间长。
因为这本书上全部用的是繁体字,我看了看自己翻开的一页:
(汉)淳武十一年郡主刘封分兵屯田于鲁州.
(唐)顺帝至正十一年红巾义军王权(布王三)攻占鲁州。
(宋)太祖洪祐二年鲁州兵乱,杀指挥.宋遣将军杨璟攻克鲁州,兵乱平息.降鲁州为鲁县。
(宋)洪祐三年置守御鲁县右千户所,属明扬都司山南卫.
(宋)洪祐十三年县城始设管办常平仓,旨在调节粮价,备荒赈恤
……
这是鲁镇的历史,我越看越奇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份怪异从何而来。
“好了,你看够了吧,赶紧把书给我”趁我不注意,老孙头一把把书抢抱在怀中,生怕我再次夺走。
“老孙,这本乡志你从哪里来的?”我看他像捧着宝贝的样子,也倒不好意思再夺着看,毕竟这本乡志除了具有收藏价值外和档案馆中的没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我愣住了,幸亏我大脑反应的块。不,绝对有区别。而且很大,就是刚才我看到的这段话在现在的乡志中根本没有。
“我从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手中掏得,花了一百多块呢,非常贵!”他开口说道。
我知道他没有说实话,要知道在大秦国以前这类记载当地历史的乡志一般都保存在府衙中,寻常人根本接触不到,更不用说流落在民间。就是在大秦国现在风气如此开放的情况下,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见到乡志的。
想到这里我有些心动,一直压在胸口的疑问急于解决,我望着他怀中的宝贝说到:“怎么样,我出三百块,你把这本乡志卖给我?”
“不行”老孙根本没有一丝犹豫,拒绝的很干脆。
“不会吧,你这样一转手可就赚了两倍呀。”
“那也不行,当时那个老头不识货,再说了你以为我什么时间买的这本书,我是十几年前。”
“呼”我倒吸一口凉气,十几年前老孙头就出到一百。也不对,没有想到这个老家伙还是在框我:“你是说这本书是你十几年前买的?”
“对,现在就是一千快我也不卖。”他好不客气地说道。
“十五年间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
“五快二……”他刚说了一半就不开口,他也意识到自己口中的语病,红着脸说到:“我就是不卖,怎么了?”
要知道年前的工资水平来说,老孙不吃不喝也要攒两年,他那会舍得买一本乡志。
“你看你,怎么说着说着又着急了。”老孙头还是第一次冲着我发火,可见他宁可撕破脸皮也不会把书卖给我,我也不好意思再开玩笑下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到:“我要你一本破书干什么,我又不搞收藏。”
“那是,那是……”老孙头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语气不对,这个时候自然缓和起来:“这本书可是我的宝贝呀,毕竟收藏了这么多年,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你要真要我肯定不舍得。”
“我都说了刚才是开玩笑,看把你吓得。”见老孙这样小心,我也不能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就说到:“咱们镇里边保存的乡志我也看了,怎么和你这本不同呢?”
“哦,这本是宋朝的《鲁镇乡志》当然变化大了。”
“可是很多大事镇里那本乡志上都没有。”我又疑惑的问。
“那有什么奇怪的,你想呀宋朝离咱们大秦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这中间又发生了多少大事,所以有些小事就被忽略掉了,这很正常。”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到,当然手中还死死的不放开那本书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