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坐!”
“爸爸,吃!”
不断的对我发号施令。
梅梅的普通话要进步得多了。
“老公,要回家。”
“老公,要吃饭。”
“老公,要睡觉。”
□□□□□□□□□□□□□□□□□□(删去60字,梅梅能认的字不多。)
这让我对开展普通话教学有了一点信心。
不过对上一届学生的认字考核就让我对前途不大看好。
两三个月的学习中断,这批“学生”除了木青居然还有进步外,其他的学习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看着一张张咬牙切齿的老脸和小脸,我还是决定继续我的“教学计划”。
土土那边则在我的要求下,开始扩大陶窑的规模,在新“村”――已经具有了城镇功能――建成以后,他的陶器对凝聚人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到了需要量产的时候,同时在尺寸方面也要做得更大,高度超过一米二的瓮就是我要他特别烧制的器之一。
将来在我们村子主体上搬迁后,旧村子将是主要的“精品陶器”生产基地――我打算把基本的陶器生产技术扩散出去,但在新品、精品和大型陶器方面,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
新城镇的建设完成以后,人口的集中不再需要以陶器来完成了,功能多样化的城镇能够产生一定的辐聚交应,人们可以在这里互通有无,各取所需,自然会有人愿意来入住。
人口进一步增加,则分工会更加细致,产生更多的技术和知识。
我让土土制作大型的陶瓮还有一个用途――储存粮食。
短期的储存可以用木板仓解决,可是要长期保存,如达到一年或以上,要达到防虫、防水、防腐等要求,就必须采用更好的储存手段。
夏商时代,官方的主要手段也是采用陶器。
周朝以后才开始采取在地下挖深坑的“地仓”――在山岭的顶部挖空出地坑,再进行必要的表面硬化,不会漏水。
但以我现在的产量,以用我即将要推动的“私有土地”制度来看,一米2左右,能装大约200斤粮食的陶瓮应该能满足一时之需了吧。
再过一个月,我的第二季粟就该丰收了,从目前长势良好的情况看,亩产将达到去年的两倍以上――那就是超过20万斤粮食啊!
在不狩猎的情况下,这些粮食也足以支撑全族――不含俘虏只有800人――近一年的食用啊!
当然那是不太现实的,狩猎还得进行。
另外相当一部分粮食,我将用于满足我在新城外面进行“示范农业”所需。
(大大们: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有我的成绩,兄弟将谦虚听取大家的意见,努力进步,与大家一起完成这部书,如果写得合您的意,请用票票鼓励我;如果写得不合您的味口,欢迎把票票捆上石头,拴上藤条扔出来砸我!!)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