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随遇而安(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醒的那日,一连下了三天雨,姚月也在床上躺了三天。心中气愤难平啊,闷闷地大睡了几觉,竟是真穿不回了,便绝了回去的念想。

这几日里,姚月倒是细细的打听了,明朝嘉靖十五年,还算是太平,好歹看全了《明朝那些事》,对这明朝历史也知道些。

凌家凹位于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凌家凹到是个好地方,靠山临水,自给自足。

凌家凹祖祖辈辈大都靠着为数不多的田产过活,只有家里勤劳的才会打猎捕鱼,换些钱帮补,日子倒也过的下去。剩下的不是祖上庇荫有些田产,就是奔走乡野,去镇上做些小生意。

凌家祖上留下二亩水田,四五亩旱地,凌家兄妹六人就靠着这点儿地过活。凌云松农闲时打打猎,捕捕鱼,到镇上换些钱也是家里的一大笔进项,再来就是到镇上木匠行找些散活。

二叔云柏虽说已经十四岁,还在村里上学,一年的束脩银子也得几百大钱,更别说将来到镇上的书院求学应考。

小姑云薇,云蕊不过十一二岁,却是会得一手好针线,两人平日里纺的纱,绣的荷包,打的络子,卖到铺子里也就那么百来个钱。

云朵就更小,做饭时烧烧火,带着幺弟,已是能干的姑娘。

最麻烦的就是这个五岁大的小叔子云杉了,估着是杜云娘怀着的时候,悲伤过度,这小宝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一直用药罐子养着,竟是到现在也说不得话,这倒成了凌家人的一块心病。

思来想去,姚月都觉着这一大家子不省事。穿的真亏,养大五个孩子的花得花多少钱来着,吃饭要钱,穿衣要钱,上学要钱,看病要钱,嫁人要有嫁妆,娶媳妇也得有聘礼。看来,她这辈子都得搭在凌家这帮小姑小叔身上了。

难怪人说长嫂难为,这不一大家子等着过活。唯一值得庆幸是,上无翁婆兄嫂,下虽有小姑小叔,年纪甚小,倒也制得住,好歹比穿成孩子妈强吧!

另一说,这穿来的身子倒是让姚月中意,趁着洗漱空当儿,姚月瞧了自个脸,眉如墨画,肌似美玉,两颊含羞,杏仁大眼,嫣红的樱桃小嘴儿,自成一股风流。

美美的打量了一番,寻了大姑子云薇来,问了个仔细,得知这身子真正是年方二八,闺名唤月娘,,倒是相差不大,反正古代女子嫁人以后是用不了几次闺名的,便安了心。

这凌云松不知甚时候才能回来,她还得早作打算,这辈子老天爷突然善心大发,给了自己这么多毫无血缘的亲人,姚月觉着也不能坐视不理。

看来,自己还真是劳碌命,上辈子拼命攒钱买房子,这辈子还得挣钱养这一家子。

现下已是八月末,秋收刚过,两亩水田收的稻子收了有好几石,息数堆在偏厦粮仓里。几亩山地,种了些豆子,花生,苞米啥的,也都收了上来。屋后竹林子边上垦了片荒地,种了些杂粮,做不得数。姚月估这些粮食交了税,勉强糊口。

姚月细看这凌家,三间泥瓦房,还是公公凌大川在时盖的,稍有些破落,中间是堂屋,剩下的两间稍大的是姚瑶现在睡得这间,另一间,从中砌起了墙,里间是三个丫头的卧房,外间则是两个小叔的。

这院子倒是围得大,整齐的竹篱笆,绕着繁茂的刀豆藤,偏厦一间厨房,一间粮仓,还盖了一间放农具的厢房,连着**舍,最后才是门楼。另一边就立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枇杷树,靠门楼盖了间猪圈,中间大概四五米都是空地。这**舍,猪圈到都是空置的。

看着几个孩子,瘦的让人心疼,穿的也都是破破烂烂的。姚月心里感叹着,这凌家的日子过得真是惨淡,一定得想法子改变这家里的状况,至少让几个孩子吃得饱,穿得暖。

想了好久,竟是没想着什么赚钱的法儿。这古代女子赚钱无非是在家,纺纺棉纱,做做针线,绣些绢子,挣些钱帮补家用。可姚月一个现代人,缝个扣子都成问题,更别提刺绣。

说到针线,云蕊倒是问过,“嫂子原先针线不错,怎的现在竟不会使针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