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地三极,不周、建木、扶桑树(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天地三极,不周、建木、扶桑树

在盘古元灵所留下的常识之中,这洪荒天地拥有三大顶天立地,支撑天地的支柱,分布在洪荒天地的三极。

这三大支柱,分别支撑住洪荒天地的东方之极、南方之极以及罗帆此时所在的西北之极——相对于整个洪荒天地的宏大尺寸来说,远隔不周山数亿里的罗帆此时依然在洪荒天地西北之极……

其中,位于东方之极支撑天地的,却是扶桑树,又称扶桑木,后世传说中,太阳与月亮都挂在它的枝头……它所在的位置,是在东海之中的某一座极其广大的岛屿之上,其枝干巨大无匹,笔直重天,高度更是极端惊人,撑住天地。

而通天建木,便是与扶桑木同一种级别的存在,身处南方之极,位于南海深处的某处位置,作为南方之极的支柱,支撑整个洪荒南面的天地!

此两者,与这西北之极,由盘古脊梁所化的不周山虽表现不同,但功能相类,皆有顶天立地之本质。

不周山,通天建木,扶桑木这三种玄妙存在若有一种断裂,那么,这天必将倾斜,这地,必将陷落!

“处于南方之极的通天建木,为何会有树种出现在这这里?!”罗帆认出这通天建木,不由更为惊异。

从南方之极来到这西北之极可是横跨整个洪荒天地的两极,期间的距离不知有多少亿亿亿亿亿……万里之远!

这么长的一段距离,就算是此时的罗帆用自己的全速飞行,甚至驾驭虚空无极宫极速飞行,恐怕花上数百年时间都不一定能够跨越……

而如今,那南方通天建木的一颗种子,就躺在他的手上,任凭他观察体悟,甚至带给这西北之极的一名先天神祇踏入道途的机会,如此奇异之事,着实是让他难以置信。

细细思索了许久,罗帆都无能想出这通天建木的种子为何会在一个多元会以前便出现在这里。

知晓信息不足,再这般思索下去也不可能再有收获,罗帆也不再思索这种没有结果的事,转而将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树种中央那树形立体符篆之上。

对于立体符篆,罗帆已是万分熟悉——这可是他的成道之基。

且不说他自身得自盘古元灵帮助所独自创出的符篆体系,单单是他在太阳之上所得到的符篆体系便已是将符篆的本质演化到某种极致。

因此,当他此时见到这树形立体符篆的时候,他就知道,有一个全新的天地在他面前展开了。

这树形立体符篆代表了一种,与他所知那两种符篆体系完全不同的符篆体系,这种符篆体系随着他的体悟,渐渐在他的心神意念之中展开,流过。

与神魂所化的,那形如不周山的立体符篆相似,这个树形符篆虽只是单独一个立体符篆而已,但却包罗万有,几乎蕴含了一切天地奥秘。从其中更可以分出无穷无尽的符篆种类!几乎任何一种功能,任何一种功用的符篆,都能够从这一个符篆之中发展出来!

可以说,这树形立体符篆,便是此类符篆的根源所在!

罗帆努力的体悟着这树形立体符篆,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各个分支出发,极力找寻着此类立体符篆的根源,寻找其中所蕴含的本源大道。

并将这些得到的丝丝本源大道与自己神魂之中那形如不周山的神魂进行对比,让他对那神魂所化的不周山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有对比,方自能够更容易的发现其特点!

在对神魂所形成的不周山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的同时,罗帆本能的察觉到自己的神魂似乎变得愈加的灵动,愈加的凝聚。

仿佛,他对神魂的掌控已经变得更加的自如一般。

……

沉浸于这体悟之中根本便不知时间流逝。

不知不觉间,罗帆已经在这混沌元气源之上闭目盘膝三十六年之久。

不知何时,罗帆的法力已经变得灵动得犹如真正的生灵,这并不对他的控制造成阻碍,反而是让他掌控得更加的得心应手,更加的随心所欲,更加的如臂使指——这,当然不是指罗帆以前对法力的掌控不得心应手,不随心所欲,不如臂使指。而只是指他对于这法力的控制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极巨大的进步罢了。

毕竟,控制力的增强,是没有极限的,以为有极限,也只不过是认识的局限罢了!

除此之外,那数量刚刚增长到三十八万八千八百的法力单元更仿佛又要动弹,又要有所增长。事实上,法力单元数量再度增长的种种条件已然具备,只是因距离上次增长的时间还是太短的缘故,火候稍有不足,故而方才没有真正增长。但可以预料,待得他对法力的雕琢火候充足之时,这法力单元的增长将再无一丝阻滞!

便在这盘膝闭目三十六年之后的某日。

那树种所放射出来的亿万灰褐色毫光猛然一敛,便消失无踪。

接着,那一道于树种之中,夹带罗帆意念的法力猛地一冲,便冲出了树种,直接从罗帆的左手手心钻入,重新回归他的身体之内,开始在他的经脉之中不断的流转起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